這話不能說,楊修只能先堵著,他只能重新尋找角度。

“好好,那剛才中郎將說的,此戰是否對我有利?”

“算者,無非天時,地利,人和,無論哪樣都不在我方。”

“這般若是硬要打,豈不吃虧?”

曹昂想了想:“天時嘛,不能看天氣,承天之命,順應潮流,這是天時。”

曹操隨時可以弄出詔書,幹啥都行,這就是承天之命……

雖說有點不要臉吧,但曹昂覺得還是等不得,再等劉備就要發展了,等他稱帝以後再想動就很麻煩。

帶著後世人的思維,曹昂倒不覺得什麼正統不正統的說法,還是想些實際的吧。

越早結束紛爭,對天下越是有利,大漢打得十室九空對誰都不好。

事實是什麼呢,就是蜀漢最終還是被拿下了,如果中間少那麼多折騰,直接跳到這一步,那大漢元氣也多保留一些,胡人還盯著呢!

承認你正統又怎樣,你有那個能力嗎?

蜀國打東吳都費勁,他們怎麼可能是最後贏家,還是省略吧。

“這……好,我就算你有天時,地利呢?”

楊修繞過“天時”這個話題,接著說,“江南水網縱橫,此為人之所長也!”

曹昂提醒他:“說到地利,你最好與人和一起說,因為這兩樣是一回事。”

“那又如何,江東之民,已盡歸孫權,就算帶去再多兵力,也非人和啊。”

“說得不對!”

曹昂大喝一聲,直接先用聲音把楊修震懵了。

不僅是楊修,還把在場的謀士們給嚇到了,這是鬧哪樣,有理不在聲高啊!

曹昂並沒有讓他們反應過來,怒斥楊修道:“此乃漢民,江東所屬,也為我大漢之天下,楊主簿,你說這種話,對得起你家裡的老父親嗎!”

“啊這……”

“既然都是漢民,就皆為大漢天子子民,我軍奉的是天子詔,在大漢的土地上馳騁,有何不可?他東吳既不聽詔令,那就是反賊!”

曹昂義正辭嚴地說,“忤逆者皆為反賊,征討乃勢在必然……”

“中郎將,休得胡鬧!”

曹操發話了,表面上是打斷了曹昂的話,實則開心得很,那句“休得胡鬧”就很精髓。

這是對公的會議,怎麼可能說這種話,明明是老爹嗔怪兒子的時候說的。

“是,丞相,末將失言了。”

曹昂乖乖認錯,反正便宜是佔到了,無論如何這一戰也有必然性。

不要臉嗎?

那是得罵曹操了,是他“迎天子”的,誰也不敢說是不要臉吧?

“楊主簿,你先坐下吧。”

程昱也發話了,其餘謀士也感覺挺娛樂的,就當是調節情緒吧。

這兩人相爭,其實都沒有影響今天的議題,但不是沒有用。

給眾人的印象裡,曹昂的形象倒是清晰了很多,特別是剛才大義凜然說出“大漢天下”的時候,竟讓他們覺得如此的正義。

投靠曹操麾下的,都是勢利之輩嗎?

那就大錯特錯了,曹操所為,並非沒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