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騰出手來,平涼州,取漢中。

建安十八年,曹操封魏公,次年封魏王。

因為格局已經被改變,所以這些征戰曹昂也沒怎麼出手,只是跟著輕鬆解決。

有的事情也沒有改變,比如,建安二十四年,楊修還是被砍了。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昂繼任魏王,接任丞相。

……

丞相府裡,謀臣武將聚於一堂。

“魏王殿下,漢室江山至今岌岌可危,破敗不堪,殿下可取而代之!”

“丞相不可!如此篡奪,怕是會有千古罵名啊!”

曹昂看著眼前的文武,現場十分的熱鬧,武將都期望曹昂稱帝。

而文臣呢,大部分是不吭聲的,但公然支援的也就龐統一個人,賈詡從來就是透明。

大漢養士四百年也不是沒有效果,如今都這狀態了,還是有大量的名士支撐。

至於龐統,估計是覺得曹昂是唯一不嫌他醜的吧……

他們才爭論幾句,曹昂就已經恍惚了,壓根聽不下去。

其實都是聽著耳朵起了老繭的話,這些謀士還不算死硬派,朝中老臣還不在這裡呢,那些才是真正的死硬,到時候難免又是一場腥風血雨。

什麼當年十常侍、董卓之類的比喻肯定都來了。

曹昂在思考,這個大漢江山有必要維持下去嗎。

丞相府都是他的人,尚且有爭論,而在這裡面,武將當然都希望他曹昂奪位,水漲船高就是他們的地位也能提升了,否則只掛著個丞相職位行天子事算什麼。

但是,曹昂為什麼要奪位呢?

他要不奪位,那今後這些謀臣武將也會攛掇著他兒子幹,沒有曹昂壓著只會更血腥。

但他現在要是奪了位,對曹家就好嗎?

此時,曹昂回過神來,聽到他們還在吵鬧。

“看來,是孤平日裡對你們太寬鬆了,吵吵鬧鬧成何體統,一個個說,你先來。”

“殿下,臣司馬懿,請求解甲歸田。”

哦,這傢伙倒是忘了,記得他一直在幫著曹丕的,是覺得事不可為了嗎?

現在曹丕曹植兩個也安分了許多,曹昂沒有為難他們,一開始就安排出去。

“是你啊,司馬懿,準了!”

曹昂痛快地答應下來,“回頭孤寫個憑證,準你告老,永不錄用。”

說完了這些,曹昂才緩緩站起來,看著眾人。

“不知道你們在吵什麼,話都說得不對,什麼叫篡奪?”

“也就是在孤這裡,你們才敢這麼說話,當然也是孤讓你們說的。”

“但是,話說得不對,天下是誰的天下,註定姓劉嗎?”

“那不對,天下百姓都有份,你們想著的,不應該是和那些迂腐老臣一樣,只想著一家之天下,要多想想怎麼樣才是對百姓好。”

“禍害百姓的,或許不只有戰亂,還有你們心中的道……”

從頭到尾,賈詡和諸葛亮都淡定地聽著,此時微微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