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支援的公子不同,所以體現出來的意見就不同。

這當然會影響判斷的公正,難以避免,所以曹操通常不讓自己的手下站隊。

將領和謀士不能明著表態說支援他的哪個兒子,這會帶來不好的影響。

而荀攸的態度,其實曹操也略知一二,但既然荀攸沒有明確說,曹操也不點破。

“公達,讓子脩去談,乃吾之決定,若是不成,咱們再說。”

“丞相,咱們身份若是不對等,就失了禮儀。”

曹操笑著擺擺手:“不會,子脩若是娶了吳候之妹,他們就是同一輩的人,相談也合適,此事不算失禮,也是他東吳先要與我們聯姻的。”

荀攸當然也不好再槓下去:“既然如此,那就先試試吧。”

這明顯是好事,曹操封個將軍還不容易嗎,而且曹操封的將軍,將來做什麼都代表曹操,沒有了天子親封,那就預設孫權是曹操的人。

所以曹操這便宜佔大了,至於什麼錢糧之類的賠償,都是小問題。

但曹操又看向徐庶,忽然問道:“元直,你以為如何?”

“這……丞相,既然大公子能談下來,就是好的。”

“元直,自你到吾身邊,就未曾出過計謀,可是有何怨言?”

“不敢,某才疏學淺,與眾位名士一起,自然不敢發話。”

“是麼……”

徐庶曾也做過遊俠,和曹操年輕時的做派一樣,所以風格與其他名士略有不同。

就是出去好打抱不平的人,年少輕狂了些,到了後來開始讀書,胸中開始有了謀略。

曹操又道:“聽聞,你在離開玄德公的時候,為他指了一個謀士?”

“丞相如何得知?”

“呵呵,那是臥龍先生吧,確實天下聞名,你對玄德可真是好啊,如今他被我與吳候兩軍追殺,可是難熬得很。”

“丞相……可知玄德公現在何處?”

“哦,元直不必驚慌,吾已派人將玄德一行人領入西川。”

這件事,是曹昂說的,讓賈詡執行,當然曹操也知情。

如果這都不讓曹操知情,那問題就很大了,而且沒有曹操的同意也過不去。

徐庶聽聞一愣,曹操居然救了劉備,這是怎麼回事?

他不敢相信地看著曹操,這莫不是曹操以此來讓自己效忠吧……如果是真的,那他要不要因此對曹操改變態度呢?

曹操也猜出徐庶心中所想,笑道:“元直也不必多心,此乃吾兒子脩所為。”

“是大公子?”

“嗯,現如今,那位臥龍先生,正在吾兒身邊。”

“什麼,諸葛亮,在大公子身邊!”

徐庶愣住了,居然還有這種事,還有天理嗎,諸葛亮那種人都能叛變的?

曹操點點頭:“不錯,你想知道為什麼,吾亦想知道,或許那臥龍先生與吾兒是惺惺相惜吧,都是聰明的人,或許相談更為融洽。”

“大公子確實智勇過人,可那孔明……”

徐庶又搖了搖頭,覺得很難想象,諸葛亮不是這種人啊。

他徐庶都那麼堅決地對抗曹操,諸葛亮怎麼就栽了呢,屈身事曹賊?

不過曹昂的事情,徐庶是聽說的,在江東做了那些事早就被曹操傳遍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