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說明白了的同時,孫權也想明白了。

周瑜還想問:“孔……孔明,那曹昂是何意?”

“這個……”

“公瑾,先回去再談,這裡不方便,曹操要打過來了!”

顯然孫權不希望事情在這裡說,旁邊護衛給他們牽來了四匹馬,分給他們。

有孫權發話,周瑜也不問了,隨著孫權一起上馬趕緊走,再不走就真走不成,遇到曹操是真沒那麼好說話。

而在後面,劉備和諸葛亮也才上馬。

“軍師,那曹昂是何意?”劉備也問。

“主公,他是給孫權一個投效的機會,讓孫權回去,自己與曹操寫書信。”

“什麼?你不是與東吳陳說利害,孫權不可降嗎?”

劉備不相信,諸葛亮戰群儒的經典才過去不久,再說周瑜是主戰的,在江東威望之高也無人能及,孫權不是知道嗎,投靠曹操他還剩下什麼?

之前諸葛亮是說過,其他人能降,但吳候不能。

那是因為吳候才是江東之主,別人不過換了主人,他呢?

可這一次,諸葛亮嘆息道:“今時不同往日,那孫權,怕是要降了。”

“那為何之前不能降,現在他又能降了?”

“因為有曹昂,所以他可以與曹操談了……”

“那我們呢?”

“主公勿憂,咱們先回去再想辦法!”

諸葛亮也不想耗在這裡,“那曹昂……果真心思深沉,主公當小心他。”

四人都走了,營寨裡餘下的人還有一些,但曹昂並不關心他們。

……

東吳軍隊已經徹底死心,不打算打回營寨了,江面上的船都在往下游跑。

曹昂讓其他人都出去,自己等著曹操過來,孫尚香在他身邊。

“心兒,你不跟著走嗎?”

“妾不能回去,剛才已說過,妾寧可做牛做馬,死也死在公子身邊。”

“這多嚇人,為什麼要這麼說?”

“妾知公子情誼,放了兄長已經仁至義盡,若是丞相責罰下來,妾願意承擔……”

聽她這麼一說,曹昂感覺她理解歪了,但又不知道怎麼和她說。

直說的話,孫尚香會不會失望,讓她保持誤會比較好吧?

她居然是感動的,因為曹昂兩度按她意願放人,這種恩情還不以身相許……

但不得不說,孫尚香是真的誤會了。

曹昂還不至於是看見美女走不動道的人,放孫權當然是給自己留個機會。

現在他已經破了赤壁,奪下營寨就是大捷,放不放人都沒什麼區別,無損功勞。

最大的功勞是什麼,是首功!

拿下營寨就是首功,但如果又擒獲了吳候,曹操能給他什麼呢?

奪取赤壁敵營就足夠封世子了,再多的功勞曹操還能讓位給你?

所以,留下孫權這條線,讓孫權來跟曹操談和,一是給自己留個後盾,怎麼說也是給了江東一個人情吧。

二來,也是讓曹操少損失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