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軍這邊,其實荊州降兵並不會作為主力參戰,曹操還不夠信任他們。

對於人數來說,其實也不必太過看重,看主帥怎麼使用了,比如幾千虎豹騎,如果放在平原地區的話,江東全軍出擊也打不過。

哪怕江東能湊出十萬人呢,也打不過虎豹騎,因為這是一支重灌騎兵。

但如果在江面上,曹操真有百萬大軍此時也不可輕易出戰。

江對岸,也在焦急討論戰事……

“大都督,此戰事不宜遲,曹軍精銳依舊水土不服,正是好時機,若是等到曹軍緩過來的話……”

“孔明,都說你智計過人,乃臥龍先生,你不知我軍難處?”

現在諸葛亮每天拐彎抹角讓周瑜出擊,周瑜快聽煩了。

確實,周瑜也應該馬上出擊,但曹操的軍隊哪裡是那麼容易拿下的。

現在又丟了十萬支箭,儲備再一次見底,用一句後世的話來說,容錯率更低了。

不是不能打,一仗如果拿不下,僅有的箭矢就全部用光。

到時候就不是好不好打的問題,甚至不能與曹操短兵相接。

諸葛亮終於面露難色:“我軍確實箭矢不足……現在想來,那曹昂草船之計甚合我意,只不過他已用了這一計,再用就不好得手了。”

周瑜哼了一聲:“取巧而已,賭徒也。”

他有點看不上這一手,精彩是精彩,但在謀略上並不正。

如果敵人識破了呢?

你用計輕巧,那敵人破計更輕巧,正規的軍隊畢竟要用硬實力來贏。

如果換個角度比較,周瑜的能力其實不比諸葛亮低,甚至比諸葛亮還高那麼一籌。

就算用最有利於諸葛亮的後世傳說,智多近妖,用最負面的周瑜來比較,周瑜也是略勝一籌,因為周瑜勝的是戰略層面。

諸葛亮草船借箭,借東風,東奔西跑就想讓江東聯合抗曹。

那周瑜幹什麼了?

周瑜什麼也沒幹,這就是周瑜高明的地方,看你諸葛亮勞模似的戰群儒,看你冒險到江面上草船借箭,看你借東風設法壇搞表演,周瑜就是冷眼旁觀。

雖然諸葛亮是秀了,可週瑜呢,他什麼也不用做就調得諸葛亮忙裡忙外。

事實是,周瑜也是主戰的……

“大都督,若想破對岸曹操,我們唯有出奇招了。”

“哦?孔明有何見教?”

“亮以為,既然曹操戰船首尾相連……”

“慢!瑜也有一計,不如我們都寫於手心,一同印證?”

諸葛亮欣然應允,不過周瑜也是懷著不服的,他知道諸葛亮厲害,但自己也不差,如果這一計再讓諸葛亮秀翻全場,那他這個大都督就真的尷尬了。

所以他提出,兩人拿出計策來比,看誰更高明。

於是兩人各寫了一字於手心,走近攤開一看……

“哈哈哈……”

“大都督,英雄所見略同啊!”

……

兩位當今天下智商最頂尖的人,達成了一致,要對曹操用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