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都指望曹昂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水路的優勢不是快,而是運載量大。
……
曹昂此時當然不知道曹操已經躺平了,打這一仗的希望就在他自己身上了。
他還在營帳裡和蔡瑁討論怎麼弄到糧草的事,賈詡在一旁觀看,基本上不吭聲。
雖然對蔡瑁還沒有完全信任,但很多事情曹昂不能不跟蔡瑁討論,因為他得有個人去執行,蔡瑁如今掌握著先鋒軍裡唯一能戰的兵力了。
作為水軍精銳,其實文聘帶的部隊也不夠看,僅能在陸上作戰。
所以這些事情不能不讓蔡瑁知道,他要不知道就沒人去執行。
“就是從對岸的東吳軍營裡找,他們現在大約有八千人吧,準備的糧草也是要與我們打消耗的,如果能弄來,定能緩解我軍的危急。”
“能是能……可大公子,八千人防守,屬下沒有把握能擊敗。”
蔡瑁這句話也算是掏心窩子了,“實不相瞞,哪怕這先鋒軍盡出,打那守寨的八千人也不可能短期拿下。”
十則圍之,十倍兵力都拿不下,只能說先鋒軍里民夫船工的數量太多。
一旦短期拿不下,對面也是可以固守待援的,周瑜不會派人來救?
所以,硬打的話,這十萬人肯定不夠。
如果換成曹操的十萬大軍,那就夠了,曹操的大軍是十成十的戰鬥人員。
“拿不下嗎?那咱們就試試看,倒也不在於兵力得失,而在於糧草也。”
“德珪,你派人仔細查探,看他們與周瑜那邊保持怎樣的聯絡,糧草多久送一次,營中還有多少糧草,這些都要了解明白。”
“然後咱們再想辦法,記住,打探得越仔細越好。”
“畢竟能搞到那麼多糧草的地方,也只有他們的營寨裡了。”
蔡瑁也不知道曹昂怎麼想的,先鋒軍的任務是建立水寨,迎接曹操的大軍。
可不是自己打東吳啊,看看先鋒軍的組成就知道,全都是荊州降兵,這就能看出曹操壓根沒指望他們做太大的事。
但曹昂下令了,蔡瑁也只能執行。
“是,屬下這就去安排。”
“還有,你把文聘將軍叫過來。”
蔡瑁領命而去,沒多久,文聘就進了營帳。
“中郎將,喚末將何事?”
“仲業,你麾下有多少能戰之士?”
聽到曹昂問起,文聘立即打起精神:“中郎將,末將麾下領三千人,皆為精銳!”
說起自己部下的戰鬥力,那文聘肯定是充滿信心的,而且求戰心切。
雖然荊州投降的時候他覺得沒臉見人,但既然降了曹操,就得搞出點名堂來。
面子是自己打出來的,反正文聘不覺得誰是賊,大漢都這模樣了,要說賊,那天下諸侯皆賊心不死,誰不想搞點大業呢。
如能打出點功績,他也不用揹負降將無能的罵名。
“三千?”
曹昂琢磨起來,三千人能幹嘛?
如果是文聘都那麼有信心,那這三千人就必然是正規軍隊了,不是民夫充數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