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楊修的想法(第1/2頁)
章節報錯
果然,有了賈詡那句話之後,曹操也明白了。
“無妨,此去並非正面開戰,只需與東吳周旋即可,也是因此,對磨鍊軍隊亦有好處。”
“丞相說的是……”
荀攸也不敢說話了,而賈詡悶在一旁彷彿又與他無關似的。
然後,曹操又對著曹昂說:“子脩,你也要盡力,時隔多年,怕是已經忘記軍伍了吧?”
“是,末將定當全力以赴!”
“嗯,你是有天賦的,只要肯下力氣,還是當初的你。”
曹操就一直很看好曹昂,在曹衝死後,他又開始尋找寄託了。
首先一點,曹衝死前就提到了曹昂,這當然是加深了曹操的印象。
而在十一年前,曹操就是培養曹昂的。
如果曹昂早點回來,那麼這個任命就毫無爭議了。
這一趟都覺得是個便宜,哪怕荊州這十萬都是烏合之眾,可曹操的精兵分佈在一旁的戰線上,隨時可以進行威懾。
就等於是借力了,此番怕是東吳方面都不敢出戰。
不止他們這麼想,東吳實際上也是這麼想的。
如果沒有諸葛亮那一夥人,東吳保證沒人敢動。
周瑜一人力排眾議嗎?
有可能,周瑜對自己還是自信的,但他不會主動聯合劉備,因為他也不太看得起劉備。
“子健!”
曹操忽然又說,“糧草均需,就得你來管了。”
曹植欣然出來說:“父親放心,定不會出差錯!”
原來在這裡等著呢,曹昂忽然明白了,曹植走的就不是當面和你爭的路子。
在謀士裡,很多都是看好曹植的人,因為曹植才名確實響亮。
作為讀書無數的謀士,他們肯定會對曹植更有認同感,當然,有部分也是支援曹丕的,因為“長幼有序”,他們這部分人就比較保守。
但不管怎樣,支援曹昂的現在看來就賈詡一個。
曹操繼續安排:“其餘人等,分守各處,給前軍支援……”
人人都有安排,但都是策應,實際上是不動的,來這裡就是提醒他們一下有這個事。
曹操當面跟你們說了,如果曹昂軍有要求,你們都要提供幫助,否則你們是不把軍令放在眼裡,還是聾子聽不到?
“我等定當上下一心,不日必滅東吳!”
曹操定下之後,就沒什麼好說的了,誰也不敢再推翻。
所以一個個口號喊得震天響,曹操很滿意,這個安排也順了他的心。
對於曹昂他是有照顧,可也不會什麼都喂到嘴裡,你也得有這個本事拿啊。
……
曹操的作戰會議宣佈完畢,各自就忙自己的事去了。
責任最重大的是曹昂,他很快就趕往水軍大營,這一次,賈詡也跟著去。
曹丕則是一聲不吭,雖然對於曹昂拿到這個功勞也很著急,可他確實做不了什麼。
本就是曹操有這個意思,技巧如果破不了,也不能跟曹操正面反對吧。
而曹植選的是另一個方向,他掌握了糧草軍需,那就掌握了軍隊的命脈。
戰爭打的就是後勤,這一點不僅現代清楚,古代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