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下去等我。”

“是。”

顧遠轉身,走向病房門口,背朝小隊眾人的他揮揮手,沒有說一句話。

轉動的螺旋槳攪碎了羊城滿城雲海,慵懶平靜的羊城似乎多了些躁動。

此次所去軍隊並不是獨屬於羊城的衛戍部隊,而是整個南部戰區的戰鬥部隊。

南部戰區的司令部就設在羊城郊區地帶,他們負責守護整個南方六省,因此羊城並沒有獨立的衛戍部隊。

這也是顧遠沒有底氣的原因。

若只是普通衛戍部隊,他甚至可以憑藉國安部身份傳喚衛戍部隊司令前來接受調查,從級別上來講,他的級別更高,也具有調動軍隊的權力。

但南部戰區的總司令就不一樣了,整個龍國被劃分為東南西北中五個戰區,這五個戰區的司令員放在古代都是鎮守一方的大將,鎮守一方換個說法可以稱之為割據一方,在他們負責的疆域內,說一句土皇帝也不為過。

當初參與三峽大壩保衛戰的胡凱上將也只不過是中部戰區的三把手,雖也算得上位高權重,但和此次顧遠要去見的人比起來,還是差了些。

顧遠要去查的是南部戰區將近三十萬軍隊的最高指揮官:李觀棋。

此人身上也是頗具傳奇色彩。

李觀棋原本不叫這個名字,而是叫做李行健,可他直到五歲依然不會說話,他的父親便為他改名叫做李觀棋,取觀棋不語之意。

直到七歲上小學時,他才在課堂上說出了人生中的第一句話:保家衛國。

當時正值龍國與北熊國關係破裂之際,雙方陳兵北境,大戰一觸即發。那時的北熊國是世界兩極之一,實力極其強大,而龍國卻百廢待興,雙方實力差距巨大,甚至龍國領導人已經做好魚死網破的準備,拿領土換時間,領土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人命;龍國境內全民皆兵,做好了死戰到底的準備。

這場戰爭與一個七歲的小孩沒有太大的關係,只是在這個小孩子心中種下了一顆種子。

十二年後,龍國西南邊陲南蠻頻頻犯邊,19歲的李觀棋投筆從戎,果斷參軍。

在世界地圖這張棋盤上觀棋十二載的李觀棋發出了他的聲音。

這場戰爭持續了將近十年。

李觀棋第一年便完成了從小兵到團長的跨越。

他曾單槍匹馬全殲一個連隊,只是為自己的班長報仇;也曾率領自己的連隊死守陣地,將敵軍足足兩個團拖死在陣地上;反攻時,他的營是全軍第一個越過邊境線的;攻堅時,他的團第一個攻下敵軍重點工業城市。

戰爭結束時,他以29歲的年齡,成為龍國建國以來最年輕的將軍。

如何形容他的戰績?

百戰百勝,連戰連決。

至今為止,那場戰爭已經過去33年,那片土地上的人最熟悉的龍國文字依舊是李觀

(本章未完,請翻頁)

棋這三個字。

戰爭之後,已經成為將軍的李觀棋沒有停下腳步,投身大學。在所有人都因為龍國建國以來傲人戰績感到自豪甚至驕傲時,他高瞻遠矚的成為第一個提出建設現代化軍隊的人。

因此,他成為龍國現代化軍隊的奠基人,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他,現在龍國軍隊戰鬥力恐怕仍舊無法達到世界頂尖的水平,與米粒尖一爭長短更是痴人說夢。

李觀棋天生就是要當將軍的人。

現年60歲的李觀棋不光是南部軍區的信仰,更是所有龍國軍隊的信仰。

這樣一個人,怎麼可能背叛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