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這一句,孫澄音突然長長嘆了口氣,平靜道:“願賭服輸,不甘心也只能這樣了。我本來還有心跟你再賭第三局的,可是現在看來,沒有那個必要了。鎮國公爺,從今日你我見面開始,孫某就決定接受家師先前的安排,就此接任鷹潭山道家祖庭掌教,你給我的承諾算不算數?”

之所以問這一句,是因為孫澄音看見了身穿絳紫道袍的徐守一。

沒想到陳無雙避而不答,冷笑著問道:“我師伯力竭身死的時候,你在哪裡?”

向來都是一副從容不迫模樣的孫澄音低下頭,此時的聲音裡竟然有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陳家老公爺是七月初三夜裡隕落,七月初二,他老人家單獨找過我一次,讓我不要執著於跟你之間的賭局,不要讓鷹潭山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下一任掌教死在北境,我答應了。”

陳無雙默然良久,輕聲問道:“所以,你狗日的就這麼走了?”

孫澄音搖搖頭,“我沒走。立春兄為老公爺擂鼓助威的時候,我就在遠處站著。我想過出手救回你師伯,可是城牆上有閻羅殿大學士和洪破嶽兩位五境高人,城牆下有數以萬計的妖族大軍,孫某實在是有心無力。後來···”

年輕道士緩緩抬起頭,像是在說一件柴米油鹽的小事,“後來,七月初七那天妖族大軍佔了雍州城,如意坊宋大佛爺倉皇逃竄,贈過你幾柄好劍的那位丁前輩想要為逃出去不遠的百姓拖延一段時間,我知道你留著他還有用,就主動把這件事攬在身上,用撒豆成兵的手段阻住兩三千妖族出城。”陳無雙揶揄道:“沒想到妖族雜碎至今沒有出雍州城都要歸功於你,好本事。”

孫澄音微微苦笑道:“最先出城的那些妖族都是些實力不濟的,孫某最多能攔住他們一時半會,想要殺光卻是萬萬不能的。它們至今沒有出城跟我無關,我剛出手沒多久,那位閻羅殿大學士就聞聲而來,喝止了妖族大軍的行動,遠遠看了我一眼,好像是不屑於對我動手,孫某等了片刻功夫,見那些雜碎回了城中,又在城外住了一段時日,這才想要去京都城找你商議對策。”

陳無雙頓時皺起眉頭,按理說閻羅殿大學士不該心慈手軟放過孫澄音才對。

在旁邊聽著兩人對話的常半仙輕咦一聲,開口問道:“小牛鼻子,你是說那什麼狗屁大學士約束住妖族,不讓它們繼續南下?”

漠北妖族從前朝至今苦苦跟北境邊軍鬥了少說兩千年,好不容易越過那道二十三里長的城牆,正是在雍州境內大肆為禍的時候,卻被黑鐵山崖的人攔住,這件事不止是不合常理這麼簡單,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邋遢老頭意識到,黑鐵山崖恐怕是另有圖謀。

孫澄音嗯了一聲。

陳無雙心裡靈光一閃,低聲道:“他們是在等,等涼州的動靜。看來謝逸塵跟黑鐵山崖雖然狼狽為奸,但雙方各自都有戒備提防的心思,可惜閻羅殿大學士沒想到姓謝的中看不中用,會死在公子爺劍下。這麼一來啊,黑鐵山崖跟漠北妖族更要等下去,等涼州亂局再出來一個可以利用的角色,比如···”

墨莉幾乎是脫口而出,“郭奉平!”

陳無雙覺得自己這番猜測即便不中也不遠,頷首道:“多半會是郭奉平,也有可能會是柳同昌或者李敬威那傻啦吧唧的天家貴胄,黑鐵山崖眼下佔了雍州城,沒了那道城牆阻隔漠北妖族揮軍南下,就有了待價而沽的底氣和奇貨可居的念頭,等得越久對黑鐵山崖越有利。所以···”

頓了一頓,陳無雙轉頭朝向倚著馬車跟許佑乾說笑的賈康年,“所以咱們來對了。”

孫澄音順著他朝向的地方看去,沒從賈康年身上看出什麼特別的,微微皺眉思忖。

陳無雙咂摸咂摸嘴,忽然咧嘴一笑,“想多了也沒用處,既來之且安之就是了。孫兄···唔,公子爺三局兩勝,現在改口稱呼你一聲孫掌教就挺合適了,是不是?”

孫澄音只是苦笑。

陳無雙卻已經伸手攬住年輕道士的肩頭,抻著另一隻衣袖在他眼前,“上回在宋大佛爺的如意坊裡說話,我記著孫兄眼熱公子爺這身團龍蟒袍來著?你是知道的,我這人最好說話,看在你七月初三夜裡登上城牆有心救我師伯的份上,劍山上吳北河那一筆債咱們以後就不提了。我叫你一聲孫掌教,你若是肯答應,日後我送你一襲黑色江牙海水蟒袍,許你一個執天下道教牛耳的羽衣卿相,若是不肯答應嘛···許佑乾!”

有陳無雙、墨莉、徐守一以及馮秉忠等一眾高手修士撐腰,許家小侯爺登即亮出那柄名為山鬼的天品長劍,擺出一副唯命是從的架勢,學著大寒那句挺有氣勢的話,高聲道:“誰敢炸刺,我就替陳大哥一劍攮死他!”

孫澄音根本不把許佑乾的挑釁當一回事,譏諷一笑。

陳無雙語重心長道:“江湖險惡啊,孫兄別不以為然,那小子修士是入不了你眼,但他背後有兩位與他有師徒之實卻無師徒之名的高人看護著,我不騙你,其中一位是駐仙山掌門白行樸。”

孫澄音登時神情一變。

可沒等他回過神來,陳無雙緊接著說出來的第二個名字讓他險些驚得維持不住氣度,“另一位是我叔公,已然於不久之前踏足十一品凌虛境的花扶疏。”

年輕道士抽了抽嘴角,良久才澀聲道:“陳兄,你叫我一聲。”

陳無雙明顯一愣,“嗯?”

孫澄音甩開被他搭在肩頭的手,破天荒地翻了個白眼,恨聲道:“你不叫我,我怎麼答應?”

陳無雙哈哈大笑,後退半步,拱了拱手道:“孫掌教?”

孫澄音哀聲搖頭嘆息,認了命,“鷹潭山掌教孫澄音,見過鎮國公爺。”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