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保和殿上,一柄名劍(第2/2頁)
章節報錯
陳季淳入列之後,元璽皇帝居高臨下凝視寧王片刻,不知為何,竟然漸漸穩住心緒,微微抬手示意,內廷首領太監吳廷聲立刻會意,快步從武將佇列中走上御階,躬身走到龍椅旁,雙手拿起擺在御案上的幾道聖旨。
這幾道旨意都元璽皇帝親手所擬,在展開宣讀之前,吳廷聲也猜不到裡面寫的究竟是什麼,僅這一條,他雖破天荒以閹人身份領了安北節度使官銜,但也比不上先帝在位時對平公公的信重,暗自嘆息一聲,展開第一道旨意就有些訝然,“詔令天下修士,斬逆賊柳同昌者,封爵溱川侯,世襲祖孫三代,領武威將軍!”
從太祖皇帝李向冊封目生雙瞳的陳家先祖陳玄素為鎮國公、冊封越秀劍閣掌門為靖南公、冊封白馬禪寺住持為國師以來,大周時隔一千餘年之後,天子玉璽傳到元璽皇帝手裡,這還是第一次對江湖修士下旨。
楊之清心下了然。
這道旨意明明可以傳給郭奉平。
再不濟,也可以傳給涼州都督或是奉先帝旨意前去收攏邊軍的靖遠將軍楊長生,可偏偏是傳給天下修士,這其中兩層用意不難理解,一是天子對領兵在外不肯回京的郭奉平起了忌憚之心,即便他真奉旨殺了柳同昌,那天家面臨的也是封無可封的尷尬境地,二是想當然的以為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覺得陳無雙可以斬殺謝逸塵,那江湖中一定有人能殺了柳同昌。
是,說良心話,茫茫江湖自古以來就是藏龍臥虎的所在,像駐仙山、越秀劍閣這等煊赫數千年之久的修士門派,其中敢於嘗試潛入邊軍營帳刺殺柳同昌的大有人在,只可惜,區區一個侯爵身份外加一個正四品的雜號將軍官銜,恐怕還不值得譬如盧翰堂、陸不器之類的人物賣命,更不必提白行樸、林秋堂之類的五境高人。
之後一連幾道聖旨,還是官員升遷任免,升遷的先不提,天家終究還是降旨以不敬之名褫奪了任平生的靖南公爵位,再就是二皇子李敬威不再任中州都督,空出來的正三品缺無人遞補。
好在有之前那巨石入海一般的十六道聖旨,今日大朝會上的任命就顯得有些微不足道,值得一提的是,元璽皇帝明確在其中一道旨意中表示,朝天殿大學士暫時仍然懸而不設,這讓楊之清低垂的目光閃了兩閃,他原以為,天子會在今天公佈次輔大學士的人選來牽制他。
可這麼一來,朝天殿大學士繼續空缺,倒讓楊之清覺得天子似乎是要欲擒故縱了。
吳廷聲宣讀完幾道聖旨,元璽皇帝剛要開口,就見文官佇列中有人一步跨出,神情肅然的國子監祭酒顏書暉出班雙膝跪倒,這位享譽士林數十年的老夫子說話的聲音雖不算洪亮,卻字字清晰且有力,“稟聖上,老臣顏書暉年邁不堪任用,特請陛下恩旨,準臣辭去國子監祭酒一職。”
元璽皇帝臉色一變,似乎是想到些什麼,“顏愛卿先請平身。朕記得愛卿比首輔大學士還年輕幾歲,朕初繼位,大周正是用人之際,愛卿何故要辭官?”
顏書暉不理會殿上眾人竊竊私語,跪著抬頭道:“請陛下另選賢良任用,老臣此身或許還用些用處,想著辭官專心做些學問。”
元璽皇帝搖搖頭,和聲道:“顏愛卿,朕本想···”
話還沒等說完,顏書暉已經從頭上摘下官帽,“陛下恕罪,臣···心意已決。”
李敬輝還想再勸,甚至強硬不許他辭官,可眼角餘光正看到寧王李敬廷臉上的蔑然冷笑,頓時改了主意,語氣冷淡下來,問道:“既然顏愛卿執意如此,那朕問一句,愛卿辭官,國子監祭酒之職可有人選保薦?”
顏書暉顯然早就有所準備,坦然道:“國子監太學博士張青,乃是刑部尚書張岱大人胞弟,其人治學嚴謹、學高身正,可為祭酒。”
太學博士是從五品的清貴官職,年有五十的張青此時就站在保和殿外,從顏書暉出列辭官開始就一直抬頭往殿內張望,聽見顏老夫子保薦他接替擔任正四品的祭酒官銜,頓時吃了一驚,忙抬眼看向長兄張岱的背影。
刑部尚書低頭不語,張青看見的背影,只是一個背影。
元璽皇帝點點頭,不置可否,沉吟片刻才道:“顏愛卿執掌國子監多年,既有功勞也有苦勞,朕不可不賞。傳旨,準國子監祭酒顏書暉告老,賞金三百兩,於蘭草坊賜宅一處;蔭其長子入親軍鳳翔營,賜六品校尉,待日後有功,再加封賞。”
顏書暉喉結滾了兩滾,沒有多說,磕頭謝恩。
所謂的天子親軍六品校尉封賞,不過是要他長子做質,天子心胸,至多不過一方御案大小。
等顏老夫子一步一步退出保和殿,元璽皇帝的目光終於落在寧王殿下身上,嘆聲道:“敬廷啊,朕知道你回京是想見見先帝,怎奈江州路遠,再者天子殯天有殯天的規矩,父皇和朕,誰都不能等著你。回來了也好,今日大朝會就要定下在何處為父皇修陵,這件事情按規矩得有皇室宗親跟工部尚書嶽愛卿一起領旨,朕原本是打算讓敬威去做,你既然回來了,就替他費費心吧。”
李敬廷不稱臣弟,也不說接旨,只冷聲笑道:“也好。”
元璽皇帝點點頭,又處理了幾位臣工啟奏的政事,站起身來掃視過保和殿上一張張面孔,“幾位大學士、節度使留一留,十四州巡撫、都督中在殿上的去朝天殿聽宣,退朝。”
離去之前,天子冷冷瞥了眼太師椅上那柄焦骨牡丹,“明妍,把鎮國公···送回去,不得有失。”
82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