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四品御史,兩個耳光(第2/2頁)
章節報錯
紀箴是宦海沉浮多年的人物,很快就鎮定下來,蔑然道:“探花郎這話小看了紀某,身為大周右僉都御史,紀箴剛才所言字字句句都是為大周謀,良藥苦口,未必對探花郎就沒有好處。既然提到那一百七十六顆門牙,紀某倒要問探花郎一句,從古至今還沒有人敢如此折辱讀書人,且不說你這般行徑有悖聖賢教誨、陳家祖訓,沒接任觀星樓主就敢如此,司天監真要是交到你手裡,我泱泱大周千萬讀書人,哪個還有出頭之日?”
平心而論,在數千年來君為臣綱的禮數潛移默化下,紀箴這番話不無道理,甚至連一些根本不打算在朝會上跳出來對少年發難的人,都連連點頭,當年十二品修為的大周太祖皇帝都對讀書人折節下交不敢怠慢,陳無雙憑什麼就敢在天子腳下放任錢興那種惡人,在崇文坊恃強行兇?
沒想到陳無雙非但沒有像預料之中那般惱羞成怒,反而擺出一副虛懷若谷的謙虛模樣,笑著點頭道:“確實,為了出我胸中一口惡氣,錢興做的事情有些過了,罪不在他而在我,陳無雙今日既然來上朝,就可以在保和殿上給諸公一個交代。”
少年人聲音本就清越,陳無雙也存了讓在場所有人都聽清的意思。
楊之清輕咦一聲,還是沒有回頭去看,眼角處卻多了幾分欣慰笑意,去年六月陳家老公爺和陳仲平逼他出京,原以為那柄據說事關大周氣運的卻邪劍才是此舉重中之重,眼下看來,陳無雙在江湖中數次死裡逃生逼出來的成長,遠比任何異寶都重要。
神情不變的陳家四爺,握著傘柄的手指好像放鬆了幾分,有風趁機吹斜了雨絲,眼眶竟覺得有些溼潤。
紀箴狐疑地看向陳無雙,十八九歲的少年人不可能比朝堂上修煉多年的老狐狸更藏得住情緒,企圖在陳無雙眼神裡找到些能判斷出用意的蛛絲馬跡,一抬頭看見他雙眼死寂沉沉,才突然想起來陳無雙是個雙目皆盲的瞎子,心裡頓時一跳,嘴上卻硬氣道:“給諸公一個交代?依紀某看,探花郎大好青春,聽說府上除了豔名冠京都的黃鶯兒伺候著,還在江湖上帶回來個如花似玉的女子,是東海孤舟島的劍修弟子?齊人之福,何必貪戀司天監···”
話還沒說完,就被陳無雙擺擺手打斷,玩味笑道:“要不是御史大人一口一個紀某自稱,公子爺還以為你姓李或是姓陳,司天監的事情,什麼時候輪到御史臺的人出來指手畫腳了?”
紀箴被他嗆了一句,臉色微變道:“司天監是大周的司天監!”
“有句話,公子爺本想等上了保和殿之後再問問諸位,這個機會我等了好一陣子,想不到有人比我性子還急,也罷,在這裡說也是一樣,我猜陛下能聽得到。紀大人,司天監是大周的司天監,那你可知道,自我師伯帶人接管北境城牆以來,漠北有多少妖族前來進犯?司天監死在城牆底下的,又有多少忠魂?”
陳無雙本就沒指望旁人接話,話音剛落就自問自答道:“黑鐵山崖聚攏近十萬妖族,那些半人半獸的雜碎日夜盯著城牆,以往雍州二十萬邊軍看見都打怵的場面,卻被司天監擋下來,你們這些家中捧經書笑看城外凍死骨的貴人們,以為那道城牆真就固若金湯?三月十三那場慘勝,朝堂上只看見一個勝字,誰看見前面那個慘字?司天監苦心培養出來的二十四劍侍中,十一位年輕劍修命喪城牆之外,玉龍衛折損近半,若不是有三千楚州撼山營將士及時馳援,從那一天起,大周就沒了司天監,也沒了整個雍州!”
少年撥出一口氣,不知是不是他四境修為已經能以情緒影響天象,宮城裡的雨似乎又大了些。
遠處,蕭靜嵐抬頭看著雨勢,眼神複雜。
陳無雙忽而一笑,搖搖頭自嘲道:“清談誤國也好,紙上談兵也罷,諸公啊,都是揣著明白裝糊塗罷了,何必跟你們爭口舌之利,我師父可不是這麼教我的,司天監講道理的方式,你們興許都忘了。”
說著攤開手掌,突然揮手重重打了面前的紀箴一個耳光,脆響如雷。
誰都沒想到陳無雙真敢動手,在保和殿前痛打一位僉都御史,一時之間所有人都楞在當場。
紀箴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巴掌打懵,臉上感覺不到疼痛,只一陣一陣發麻,一手捂著臉頰,另一手顫抖指著陳無雙,眼神驚恐道:“你···你···”
少年冷笑道:“紀大人總該聽說過不少我的事情,公子爺連皇子都敢打,區區一個正四品御史,你狗日的算個什麼東西?”
說罷,反手又是一個耳光,比前一個更脆生。
兔死狐悲,這兩個耳光如同打在文武百官臉上,除少數幾人無動於衷之外,保和殿外很快就群情激奮,恨不得將陳無雙生吞活剝,帶刀侍衛們下意識圍上來,卻被楊之清冷冰冰一個眼神逼退,笑話,沒接到陛下明確旨意之前,誰敢不給首輔大人面子?
“剛才你那些話,公子爺聽著很不順耳,要是放在江湖上,少說能值左右開弓一千三百多個耳光。可惜終究是同朝為官,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兩個耳光意思到了就成,其餘的就欠個人情,我脾氣不太好,御史大人最好莫再開口討要剩下的那些。”
陳無雙扯著紀箴的官袍擦了擦手,轉身邁步,無人敢攔。
好在此時,平公公的聲音在殿中響起,隨即由如釋重負的小太監依次扯著嗓子揚聲大喊。
“陛下有旨,宣,百官上殿!”
楊之清整了整身上官袍,等陳無雙踏上臺階,才悠然舉步跟上。
上個月的大朝會,兵部尚書邱介彰在保和殿前石階上吐出一口鮮血。
這個月的大朝會,觀星樓主陳無雙在保和殿外廣場上散出一身劍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