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軍撤退,全軍撤退”。仟千仦哾撤退的命令在大營中響起,無頭的蒼蠅也算有了方向,隨著大軍撤去。

此話一出,聶風也是一愣,這三千騎更是興奮異常。聶風見狀一喜,趁著夜色,不僅不退,反倒是領著眾人向撤退的大軍追去。

這一番衝陣之下,殺傷不過數千人。可這威勢過於驚人,眾人於睡夢中驚醒,自然異常驚慌,自有不少人四散逃去。

而撤退的時候,聶風他們仍是窮追不捨。撤退的叛軍只以為他們背後也是千軍萬馬,要不然怎麼敢肆無忌憚追著他們打。

這一路追殺,死在烈焰鐵騎下的倒是少數,但是四散而逃計程車兵倒是越來越多。

眾人看到這一幕,也不由得不佩服起韓信來。韓信曾言,三十萬叛軍,看似聲勢浩大,實則紙老虎矣。

只要給他當頭棒喝,那他便會原形畢露。那本就是一支倉促集結的軍隊,只要你們一擊得手,他們便會土崩瓦解。

一旦他們撤退,那這一仗我們便贏了,他們再無取勝之力。諸位儘可追逐其後,不須諸位動手,敵自潰矣。

可憐這叛軍不僅沒睡好,此刻還要被追著打,一刻也不敢鬆懈。而聶風領著三千騎,則是說不出的痛快。

那撤退的隊伍中,李二條是硬生生被大傻拽走的。他拼命喊著:“不可撤退,不可撤退”。

可所有人都撤了,大傻這才一把將他拎起,隨著大部隊後撤。而李二條則是不甘的搖了搖頭,衝大傻嘆道:“大個,完了,全完了。此戰只可進,不可退。進是海闊天高,退是萬丈深淵。不能退呀,不能退呀”。

李二條的堅持並沒有什麼作用,甚至沒人聽到他的聲音。李二條索性便不再開口了,可撤退的時候,還是有人注意到了李二條的舉動。

而這人,正是二皇子云瑾。李二條和大傻被帶到雲瑾面前,雲瑾看著面前這個小士卒,想從他身上發現些與眾不同的地方,可他還是失敗了。

怎麼看,那只是一個普普通通,平平淡淡的平凡人。李二條並未開口,雲瑾反倒是主動開口道:“我看你先前之言,還有幾分道理,你且說說看,如今這般,又該當何如”。

李二條像是丟了魂一般,此刻再不想說話,只是搖了搖頭,自顧自喃喃著:“完了,全完了。以我的判斷,背後定是一隻小規模的騎兵。而我們如今能做的只有等死呢,若我估摸得不錯的話,前方那個山谷便是我等的殞命之地”。

雲瑾聽他如此說來,更是緊張不已,他又何嘗不知不該撤退,可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麼意義。

雲瑾不甘道:“難道就真的一點機會沒有了麼”。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這一敗塗地,再無機會了”。慕容恪見狀,反倒是下令讓人將李二條綁了起來。

“臨陣擾亂軍心,你該當何罪”!那知雲瑾此刻反倒是冷靜了下來,淡淡道:“放開他”。

見李二條沒事,大傻這才安靜下來。要是他們敢動李二條,他自然不會袖手旁觀。

諒你千軍萬馬,也攔他不住。雲瑾淡淡道:“我怎不知一退便是一敗塗地啊”。

慕容恪卻還是安慰道:“殿下怎能灰心,大軍仍在,我們休整好後,日後定能再殺回去”。

李二條卻是怒笑道:“慕容將軍,不知道您在想什麼,哪還有什麼日後”!

前方那道山谷,便是他們留給我們的狗洞了。跑得快的,自然能從狗洞中逃得一條命。

只是經此一役,便再難殺回去的機會了。慕容恪根本不明白李二條在說什麼,可接下來也不需要他明白了。

因為大軍兩側有喊殺聲四起,直向撤退的大軍殺來。撤退計程車兵本就是驚弓之鳥,此刻亦是疲憊不堪,哪裡還有半分鬥志。

而僅有山谷那一側未有敵軍,眾人只得齊齊向山谷跑去。那些跑不掉的也紛紛放下武器,原地投降。

鐵牛引著大軍殺至,這一下當真是虎入羊群,也將叛軍最後那點心氣也隨之擊潰。

不過一會兒,場上在戰鬥的不過四人。準備來說應該是三個半,因為雲瑾被眾人護在中間,並未參加戰鬥。

雖只有三個人在戰鬥,其戰鬥力卻是爆表。韓信見大局已定,這才縱馬而出,非是他不想參戰,這是鐵牛的軍令,他也不敢不從。

聶風引著三千騎同鐵牛順利會師,雲瑾和慕容恪這才看清,原來不過三千騎而已。

慕容恪只覺得羞愧難當,滿是眼淚道:“殿下,末將羞愧,沒想到末將一人之錯,竟連累殿下至此”。

雲瑾趕忙將慕容恪扶起,緩緩道:“非汝之錯,實吾之過而已”。雲瑾說完,竟是淡淡道:“汝等皆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