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後等了一會兒阿青才說道:「入我烈焰軍者,此生便直向光明,就算如飛蛾撲火,也在所不惜,所以沒有做好隨時犧牲的覺悟的話,我奉勸你們不要加入烈焰軍。

此刻你們都好好想一想,不願意的趁早站出來,我們自會禮送出城,但出城之後若是有人為非作歹的,就算是追到天涯海角,我也要替天行道」。

阿青這話自然主要是說給那群流匪聽的,其他兩個方陣是一言不發,流匪這邊則是嘰嘰喳喳地討論了出來。

流匪中有一股最大的勢力便是歸雲寨的五千人,眾人嘰嘰喳喳說個不停時,張扶搖率眾而出,齊齊跪下:

「我歸雲寨是誠心來投,一切行事以後自然以軍法為準,全寨上下,若有違法亂紀者,任憑將軍處置」。

這也可以看出張扶搖強大的號召力,這歸雲寨之人竟是一個不落,全都跟著張扶搖跪下。

剩下的流匪見有人帶頭,眾人也是無家可歸,自然也紛紛跪下,宣誓效忠。

阿青領頭,對著烈焰軍旗,帶領眾人宣誓。

語罷阿青這才緩緩道:「左側列隊的乃是我無妄城的英雄,為無妄城立下汗馬功勞,全軍上下,人人敬之,即日起,自號為烈焰第一軍,鐵牛聽令,即日起任你為都尉,雖是都尉職,但行第一軍統帥之責」。

鐵牛雖是疑惑,但這種場合,他知道不該多言,只得跪下領命。

這鐵牛每每身先士卒,大家都看中眼中,無不擁護他,人群中自是一陣喝彩。

「中間是昔日雲水軍的將士,如今既歸於烈焰旗下,便是我烈焰軍的好男兒,如今風雲變幻,更是爾等建功立業的好機會。既入新軍,按編制號為烈焰第二軍、第三軍。參與繳匪的勇士同這隨聶風前去招安的勇士剛建新功,各自論功行賞,額外再加一級。聶風聽令,此番你功勞甚大,破格提拔你為校尉,雖為校尉職,但兼掌第二軍、第三軍。韓信聽令,此番剿匪,你智計無雙,戰功卓著,你雖年輕,但卻不失為少年英傑,即日起升你為都尉,協助聶風掌管第三軍。」

聶風、韓信趕忙跪下領命,韓信心中仍是忐忑萬分,阿青的安排他如何不清楚,竟是越過烈焰軍的兩千勇士,而選他獨掌一軍。

這群人裡面不少人見識過韓信的厲害,而聶風更是他們的老領導,他們自然也是紛紛喝彩。

阿青看向流匪這邊,緩緩道:

「人孰無錯,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更何況匪之一字,只是虛名,為匪行義事,自然也不失為有血性的好男兒,實不相瞞,我阿青也是流匪出身,烈焰軍也是以流匪起家。我想誰也不是天生便願意為匪,如今有緣相會,大好的年華,何不放手一搏,去鬧他個天翻地覆,這不比佔山為王來得痛快得多。即日起,你們號為烈焰第四軍,張扶搖聽令,你率隊來投,避免兩軍殺傷,功勞甚大,即日起,任你為都尉,司都尉職,掌第四軍之權」。

張扶搖欣然領命,阿青心情大好,高呼:

「今晚大宴,犒賞三軍」。

阿青帳中,鐵牛和韓信二人不約而同來到賬外。

果然不出阿青所料,將二人請入帳中,果然二人的說辭都和阿青預料的一模一樣。

鐵牛自認不是統帥一軍的料,這第一軍日後建制完善,那可是兩萬五千人,你讓他上陣廝殺可以,你讓他動腦筋便是要了他的老命了。

阿青又何嘗不知,但現下實在沒有合適的人選,再加上現在本就是磨合的

微妙時期,只能讓鐵牛先頂上去了。

鐵牛聞言只得作罷,便不再推脫。

而韓信這邊自然是擔心自己太過年輕,可阿青卻是毫不避諱,直言道:

「宇文將軍一走,何人能堪大任,韓信,這不是你的終點,這只是你的,你儘管放手去幹,自有我給你撐腰」。

好不容易將二人打發走,只見常林著急忙慌地走了過來,阿青也快步迎了上去。

「常大哥,什麼事那麼著急」。

常林這才將手中異常華貴的名帖遞了上來:

「嶽將軍、常城主親啟:朕新登基,執掌天水,素聞二位之英名,願與無妄城結盟,互通有無,守望相助,小小禮物,不成敬意,還望笑納——雲淺雪呈上」。

阿青看向常林,常林這才解釋道:

「雲淺雪本是天水不聲不響的六皇子,前些日子,不知為何,竟是打敗天水太子,得繼大統。關於這離奇之事,天下眾說紛紜,只不過猜測大多和煙雨十二樓有關」。

煙雨十二樓?阿青心裡自顧自嘀咕著。

再想起那日宇文軒離去所說的話:無妄城之上,煙雨十二樓。莫非這事同宇文軒有關不成。

胡思亂想也沒有結果,阿青索性不再多慮。

若有天水相助,那自然是天大的好事。

常林自安排有重禮相回,當然不需阿青操心。

自此,無妄城的背後,再多了一個盟友,任誰怕是都不敢再小瞧這無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