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得跑。

慌的慌。

亂的亂!

似乎這最後的贏家是來自中原,且從古至今就是龍虎盤踞的王朝大都,太平令。

在這慌不擇亂的場景中,就有一道看著年紀不是很大的年輕人,長得有點小白臉的模樣。

可從他臉上經歷過的無數斑駁風痕來看,誰也不敢當他是個剛出爐的毛頭小子,蒼泊、俊逸、還帶著不羈。

左手拎著綺夢生她的好姐妹聖姑伽因,右手當然則抱著綺夢生本女。

如此嬌羞羞的場面,也不知她是醒了還是沒醒,反正是緊閉著眼一聲不吭,一聲不響,任由陽生子將她抱在懷裡。

別看一個是拎,另一個是抱,這之間的差距是極大的。

只因伏羲氏神射手綺夢生跟他較親,越是跟他較親之人就越是推心置腹,因此才會是一個被拎,一個被抱。

此刻間的自己,可是離混亂戰場已經有好些距離,想來不會再有人派出十八般人馬追他。

想法挺美好,但現實是骨感的!

陽生子卻不知,他的前面早就已經有人在等著他了,那便是王朝帝都的天子陛下。

忽然一聲響,陽生子前面突然多出了開道的幾輛鑾駕,攔住了陽生子這乾巴巴的一行人。

因為在這鑾駕之後,是無數王都宮廷之人,相較於陽生子這個光桿司令再加兩位受傷女子。

別人家可是排面十足,宮廷人更是遠遠排到了百丈左右,遠遠地一看,這得多少人陪行!

跟望不到盡頭一樣!

最前面的先導儀衛隊,為「大駕鹵簿」的先頭儀仗隊。

馬五對,纛二十杆,旗二十執,槍十杆,撒袋五對,大刀十口,曲柄黃傘四把,直柄黃傘八把。

紅傘二把,藍傘二把,白傘二把,繡龍黃扇六扇,金黃素扇四扇。

繡龍紅扇六扇,綵鳳紅扇四扇,吾杖二對,豹尾槍四根,臥瓜二對,立瓜二對。

這又得花費多少金銀財帛!

光是先頭儀仗隊就有這麼多花裡胡哨的東西,近眼看去可說是五彩繽紛,絢爛至極!

隨後是由兩隊騎兵及六行步甲隊組成的「清遊隊」,其作用是清道,以保障後面的天子陛下出行順利。

緊隨其後的是士兵手持的12面龍旗,分作兩排。

龍旗後則是專用車隊,其中包括指南車、記裡鼓車、白鷺車、鸞旗車、辟惡車、皮軒車等。

每輛車均由四匹馬牽引,有駕士十四人、匠人一名。至此,導駕儀仗結束,後接引駕儀仗。

引駕儀仗不同於導駕儀仗,主要以樂、仗為主,陪同皇帝出行的文武官員也在其中。

引駕儀仗的前導是由十二排排分別手執橫刀、弓箭,相隔排列的騎兵組成的衛隊,整齊劃一,紀律嚴明。

一支龐大的鼓吹樂隊緊緊尾隨其後,鑼鼓喧天,聲音婉轉在頌德。

頌誰的德,當然是天子陛下的德。

樂隊臨前有兩名負責指揮演奏的鼓吹令。

樂器以各種鼓為主,主要有鼓、大鼓、鐃鼓、節鼓、小鼓、羽葆鼓等。

還有吹奏樂器,笛、簫、笳,笳亦作胡笳,北方民族的一種吹奏樂器。

長鳴和中鳴、大橫吹(橫笛)、篳篥(管樂器)等以及金鉦等打擊樂器,整支樂隊由七百五十餘人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