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紙錠。

紙錠是用錫箔糊製成銀錠狀的冥錢,不論是家中還是自家院外的泥路上,都

要灑上一些冥紙冥錢。

那些個亡靈小鬼見著了有錢到處飄,就會去撿錢,便沒有功夫到處作惡了。

而在易經中,「七」更是一個變化的數字,是復生之數。

反覆其道,七日來複,天行也。

七是陽數、天數。

天地之間的陽氣絕滅之後,經過七天可以復生,這是天地執行之道,陰陽消長迴圈之理,民間選擇在七月十四二七祖與「七」這復生數有關。

如天上有「七星」(七星高照)。

人的感情有「七情」,色彩有「七色」,音樂有「七音」,詩歌有「七律」,人體有「七竅」等等。

「七」也是人的生命週期,七歲始受教育,十四歲進入青春期,二十一歲身體完全成熟。

所以七月十四是人死還魂的這一天,它又叫做鬼節。

大街小巷和村莊的地上,密密麻麻布滿了香火,廟宇內鍾罄之聲不絕,梵音陣陣傳來。

中原鬼節這一天,鬼門關大開,不論是冤鬼,哭鬼,餓死鬼,小氣鬼,統統都會在陽間四處飄蕩,且兇惡無比,聞著活人味兒就要到處吸魂殺人。

那一次,茅山的陳懷先和馬曉玲所遭遇到的便是無窮之多的兇靈,一個個地好像從地府裡面走出,且凶煞無比。

地獄之門大開。

亡靈之魂無數。

死壓力量恐怖無比。

也正因為他們有過一次那樣的感受,所以才知道這其中的可怕。

與之今時今日相比一樣,那便是這是地宮開死眼,且那是冥司官,比惡靈更加可怕!

只因他們的魂來自地獄!

「你是說他遭遇到了地宮開了鬼門關,要置他於死地?」兩人看見此幕便回憶起往昔,馬曉玲疑惑道。

「正是,以往多少仙家子弟來酆都歷練都不曾見過酆都地底下地宮開鬼眼的,只要不做出格之事,該誅鬼誅鬼,該練道練道,不會有半點風險。

但他偏偏要做出格的事情,這些亡靈有何情?有何念?反之只知道殺戮。

但他偏偏要去救,而且還偏偏要肆無忌憚地穿行過亡靈之障,這便犯了人鬼殊途的禁忌,他這次是在劫難逃了。」

茅山陳懷先也只能無奈道。

「咱們去救他出來?」馬曉玲試著問道。

「怎麼救?憑你我二人?還是回去稟報搬動自家整個仙門?

這是不可能的!

一切既是因,也是緣。

咱倆將這嬰兒幫他帶到茅山就算是救,至於他,只能自求多福,他本就是死命。」陳懷先輕微地搖了搖頭。

「緣法,緣法,蘭因絮果,緣法自見,回了馬家祠堂我再為他續上一盞九命燈,只能做這麼多了。」

隨後馬曉玲,便與茅山上的這位二弟子陳懷先分道揚鑣,各自返回自家仙門。

茅山陳懷先則抱著這個蹄哭的嬰兒,輕微呢喃道:「他到底是個什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