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一步一個腳印(第2/2頁)
章節報錯
無一例外全是這麼些個字,什麼生而知者,者者生之,全是些晦澀難懂的字。
所以陽生子才盯著上面的每一個字去看,漏少一個字或許就是漏少了一個步驟,這可在修行一途上是大忌諱,一點兒都不敢馬虎。
陽生子只是稍微看了這麼些字眼,腦袋好像
就嗡嗡嗡的,似有所感。
這望經錄所述概括起來無非就是吸氣,閉氣,養氣,呼氣。
化繁為簡!
陽生子隨即輕坐在地上,吸一口氣到下丹田,可淺吸,可深吸。
然後開始閉氣,可久閉,可短閉。
閉氣時間因每人體質不同。
假若把自己能閉氣的最大時長比作是十成,自己可閉至十成,或九成,或八成....,或一成,也可以只短暫閉住幾十個呼吸的時間。
甚至是可以不去特地要求自己須閉氣多久,輕鬆、自然、緩慢地吸氣與呼氣也可,但這個步驟卻是千萬不能忽略。
起先可先採用久閉的方法,容易見效,以提升練功的動力,熟練後則採用短閉的方法,輕鬆自然,效果更佳。
閉氣的過程中,觀想吸進來的這團空氣,吸入抵達下丹田時,轉化變成了一團能量,被你的下丹田所吸收。
小冊子上說,養氣的這個過程稱為採氣,也叫納氣、聚氣、凝氣、補氣、化氣。
只見陽生子坐在地面,盤坐寧心,松靜自然。
唇齒輕合,呼吸緩錦。
手須握固,眼須平視。
收聚神光,達於天心。
進入泥丸,降至氣穴。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丹田氣暖,腎如湯煎。
氣行帶脈,煉己功全。
眼觀鼻,鼻觀心,經丹田,下卵單,這時要嘴巴大張吸一下,意念上還要想經過尾骨。
尋常之人可能有些難以理解,其實眼觀鼻時要閉上眼才能觀鼻,這時就知曉意念了。
鼻觀心時,要輕吸一口氣,然後再將大部分輕輕的吐出,同時一小部分要下沉。
再經丹田時要注意了,如過在氣下沉時,氣感在肚臍上三厘米時那是中丹田,在肚臍下三厘米時那是下丹田.
一般男修是要到下丹田,女修在中丹田。
到達這裡時,要反覆的吸吐,直到下丹田有氣感包滿時止。
修行界中的很多人不知氣海丹田到何時才算包,其實也很簡單。
當感覺想放氣生理上有反應的時候,這就算是真正的氣感包滿。
當感覺純了又有氣來來源時,千萬不要放。
要輕輕一提尾骨,同時間再吸一下,天地靈氣便被自己扯了下來。
再到後背時又比較難了,此刻就要反覆的衝穴位,每過一個穴位是有感覺的。
這是一部打通小周天,也就是開了三竅,通了任督二脈,特別是現在天冷很有用,能取暖,如果腳冷就把氣用到腳上,腳很快就會生熱。
但年輕人如今已是大修行者,三竅,任督二脈也是早早地便打通。
只需以後依葫蘆畫瓢,照著今天的演練慢慢練。
那麼下一次氣海所需的龐大的氣機便可以慢慢地汲取,從而向著更強之路進發。
最快更新請瀏覽器輸入M..COM到進行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