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清淨無為(第1/2頁)
章節報錯
過了鐵鏈橋,這一陣仍舊沒有見到一個道士,我更是奇怪。
我們所處的棧道,其實比鐵鏈橋更為險峻。棧道鋪設在一條條鋼段上,鋼段的一頭固定在巖壁上,另一頭則是懸空而置。
然而身處棧道之上,比剛才的鐵鏈橋要穩定,並不會搖晃,顯得輕鬆一些。
韓瑩瑩沒有發現我們腳下的危機,並無驚懼之色,我也沒有直言相告。
沿著直插峭壁的棧道往前,走了八九十米後,來到道觀的前殿。
這座道觀依山而建,幾座殿宇一半在山體內,一半懸空在山體外。山體外的這部分建築,也是靠著鋼板直插巖壁承受著建築的重量。
前殿是真武大殿,裡面沒有香火,也沒有道士,供著一尊真武大帝的神像。
這座前殿的屋頂有一個巨大的破損洞口,已然不能遮風擋雨,真武大帝的神像常年遭到風雨侵蝕,早已褪了顏色。
韓瑩瑩說道:「莫非這就是道教的道法自然嗎?以山為殿,是為自然之道。神像褪了顏色而不修復、屋頂漏水了也不縫補,也是自然之道。」
我點了點頭,說道:「沒錯,這確實是道家的無為之道。」
走過真武大殿,是一處巨大的廣場,廣場上有一隻香爐,此刻香爐中緩緩升騰著青煙。
前方的這座道觀的正殿,也是三清殿。
從廣場上看過去,也能隱約看到三清神像端坐在殿內。
我和韓瑩瑩踏上三清殿前的臺階,一步步走進三清殿,希望能夠遇到一個道士,說明來意,找到林空問。
三清殿內果然有一個小道士,約莫十七八歲,正在閉目養神養身,敲打著木魚。
韓瑩瑩驚道:「道士也敲木魚嗎?我在三清山怎麼沒有見到。」
我解釋道:「木魚本來就是道教的法器,後來被佛教借鑑過去而已。在道教,木魚是召集道士、講經設醮的法器。三清山上也會有的,只是不常見而已,你或許都錯過了。」
想了想,又說道:「你的父親是修煉道術之人,並沒有靜心修道,所以他不敲木魚而已。」
韓瑩瑩似乎聽明白了,點了點頭。
我們二人對話的聲音雖然壓得很低,但是三清殿中沒有他人,本是鴉雀無聲,我們的聲音也能夠清晰地傳入道士的耳中。
然而道士兀自瞧著木魚,壓根沒有睜開眼睛看我們。
韓瑩瑩問道:「這是入定了嗎?」
我略略點頭,說道:「不錯,入定,就是忘我身心之境。」
於是,我走近道士,說道:「福生無量天尊,道兄。」
年輕道士緩緩睜開眼睛,停下手中的木魚,淡淡說道:「福生無量天尊,山門已畢,道兄從哪裡來,回哪裡去,恕不迎送。」
說完,道士又緩緩閉上眼睛。
我連忙說道:「道兄,我和貴宗林空問林宗主有過交往,此次上山,乃是拜會與他。」
道士閉著眼睛說道:「福生無量天尊,既然道兄突破重重關隘,進入無方島中,應知島中規矩。宗主一問皆空,既是拜會與他,他便不會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