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玉樞經(第1/2頁)
章節報錯
不到二十分鐘時間,其他四人俱都停下,其中二人手持鋼筆凝思,或許也沒有記牢。另外二人卻合卷,以示答完。
只有張承山,還在抓耳撓腮地想著《玉樞經》的第一句。
兩名合卷的人面露洋洋得意之色,邁著驕傲的步伐,走向臺下。兩人對望一眼,竟都不服對方,互相拋去蔑視的眼神。
其中一人口中竟然輕聲哼了出來:「爾時,我入閣中,你在閣外,懶得計較。」
只說了一句話,立即被人堵住了嘴巴,此處文試,不可喧譁。
可是這麼一句話,讓張承山茅塞頓開,如同撥雲見霧般找到感覺。
「爾時,就是這個爾時,讓我苦思冥想太久,終於想到了。」
「爾時,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在玉清天中,與十方諸天帝君,會於玉虛九光之殿,鬱蕭彌羅之館紫極曲密之房。閱太幽碧瑤之笈,考洞微明晨之書;交頭接耳,細議重玄,諸多陪臣,左右踧踖。」
……
張承山筆下游走,立即一揮而就。
他想到求學之處,每次道術修煉不合師父的意,蕭山伯就讓他背誦經文,直到經文背誦完整,才會繼續授以道術。
可是背誦經文枯燥無味,道術修煉卻是其樂無窮,可是師父的意思無法違背,也就是在這時候,背會這篇道教經典《玉樞經》。
二十歲左右的時候,就已經通讀群經,有了道教經典的底子,張承山行事作風穩健,還有一種追求清靜無為的灑脫。
張承山一旦落筆,居然停不下來。
直到鑼聲響起,第一輪比試時間終了,張承山才罷筆。
「上請天官解天厄,地官解地息,水官解水厄,五帝解五方厄,四聖解四時厄,南辰解本命厄,北斗解一切厄。」
張承山地頭看去,已經寫到這一句。
「不知道夠不夠一千字。」張承山心中糾結,具體多少字,他沒有計數,只是一問心思的寫,估計差不多吧。
張承山和另外兩人一同離開案臺。
無機子、衛涉川、雲於天三人從崇臺上走到擂臺,對五人的答卷仔細閱覽。
兩個早些交卷的人都寫到「然於道則未始,有,以愚之濁之。諸天聞已,四眾鹹悅」這一句罷筆,文字飄逸。
看到張承山的答卷,三人也是連連點頭。
另外兩人的答卷中,竟也是滿滿一張紙,可惜文不對題,並沒有真正寫出《玉樞經》,而是寫了其他經文。
無機子三人眼神交流後,雲於天朗聲說道:「柳蒼耳、計有笙,二人均寫到千字,張承山千字超出,三人本輪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