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旨太監看來平時跟太守還是有些交情,收起聖旨之後說道。

“大人,這次你可能在劫難逃了,趕緊交代一下後事吧。”

這下太守一下,陷入困境,如果要是讓大太太知道他在外面還養著這個小姨太。

並且認為這個小姨太爭風吃醋,惹出這麼大的亂子,大太太不但不會管,而且還會落井下石。

他知道大太太早就對他已經不滿了,並且大太太也不是個安分的女人,好像在外面也有了相好。

太守擔心大太太會藉機除掉他,霸佔了他所有的家產,然後跟那個小鮮肉,就可以名正言順的結合到一起。

頓時見他感到四面楚歌,這傢伙見太監馬上要把他帶到宮裡,知道沒有好下場,很可能到自宮之後,直接就被打進天牢了。

他得罪的人可是刑部尚書,憑直覺,他可能連皇上的面都見不著,直接就被刑部拿下,扔進天牢裡。

很可能前腳刑部尚書到皇上那,打了他的小報告,後腳皇上摟著妃子就忘了他這這碼事。

因為他一個小小的太守在皇上,那根本連個屁都不是,老皇上越來越昏庸,每天就是花天酒地。

以前是每年選秀,現在是每個月選秀女,好像知道他的死期已經快進了,要多選選一些的女人進行陪葬。

正因為這樣,皇后對她對老皇上非常不滿,結果就是被老皇上給,送去了北城。

皇后有一個女兒叫楚小苑,還有一個,兒子叫楚北川,女兒比梁梟小兩歲,楚北川要比楚小苑小四五歲,還是個少年。

但這個楚小苑和楚北川都是皇上親生,北梁人大都知道,最先立的北梁太子楚大年,並不是老皇上親生。

而是老皇上的一個面首和他的妃子說生,年齡也跟梁梟差不了多少。

很奇怪的說,好像所有人都知道這個太子並不是老皇上的龍脈,但是老皇上便便就立了這個楚大年做了太子。

結果文武百官都怒不可遏,畢竟皇后的家族也很有勢力,最終還是推翻了老皇上的決定,廢了太子楚大年,從又立皇后的小兒子楚北川為太子。

太守此時已經完全懵逼,在房間裡走來走去,像熱鍋上的螞蟻,大腦像一團漿糊。

想來想去,突然一拍大腿,總算想起來了,她和皇后有著,八竿子能打著的親戚。

論起來,他還是皇后的遠房表哥,曾經因為有這層關係,他幾次想要求見皇后,可惜皇后沒有見他,所以他也就死了這個心。

這事到了關鍵時刻,所有的人都幫不了她,她的關係網也都沒有能夠超過刑部尚書的。

當人感覺到最絕望的時候,終於想起了皇后,雖然皇后此時被老皇上,趕到了北城,但是皇后的勢力還在。

畢竟最終還是,楚北川繼承皇位,所以大傢伙都是大勢所趨。

皇后一句話甚至比老皇上還要管用,如果只要皇后能說句話,就能保住他這顆腦袋。

否則的話,皇上因為現在已經糊塗了,經常是別人剛說完話,他就忘記了別人說的是什麼。

只要刑部尚書在那,他那再討來一張聖旨,就可以抄他的家,砍了他的腦袋,弄不好,會對他滿門抄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