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康熙變相催生計(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聽到這話,沈嫿呼了一口氣,整個人都肉眼可見的放鬆了下來。她暗戳戳的回頭看了眼胤禎,見胤禎繃著的臉也漸漸舒展開來。
康熙立即展開信件,隨著時間的消逝,憤怒值也逐漸增加。不過這一切都在沈嫿的意料範圍內。
“是你告訴他們的?”康熙看完了信,將手壓在信件上,目光幽深的盯著沈嫿。
胤礽不解其意,還只顧一個勁說道:“汗阿瑪,眼下處罰十四福晉才是正事!”
“你給朕閉嘴!”康熙氣極,將信件揉成一團,砸向胤礽。
胤礽忙開啟匆匆一目十行掃了一眼,再看向沈嫿的時候,眼裡的自信已灰飛煙滅。
“這宮裡耳目眾多,如此子虛烏有的事,自然傳的快。後金和科爾沁,分別常年駐守山海關和雁鳴關,絲毫不敢懈怠。如今卻被疑心謀反,要求皇上給個說法,也是人之常情。”
沈嫿昨晚劫獄前,已先行讓墨玉分別通知兩大部落,並且寫下了兩封,希望康熙嚴懲造謠者的書信,否則軍心異動,時局不穩,恐生大亂。
“你膽敢威脅朕!”康熙氣的吹鬍子瞪眼,恨不得當場就誅殺了沈嫿。
“臣妾不敢。臣妾只是因為身系兩大部落,更一心為皇上您和大清江山著想,不捨因為小人而寒了兩大部落的心,更不願置大清於危險境地。”沈嫿不慌不亂,應對自如。
她這番話說的一語雙關又滴水不漏,康熙聽得明白,只能忍住怒氣,問向群臣:“.你們怎麼看?”
陳廷敬走了出來道:“皇上,臣以為江山社稷安定來之不易,後金和科爾沁戰功累累,無端被造謠謀反一事確有不妥。”
兵部尚書也附和道:“皇上,倘若因此失去兩大部落支援,我朝目前沒有足夠的力量再去固守邊境,請皇上三思!”
胤禛道:“汗阿瑪,兒臣以為,此事攸關國本,且不論是不是有心人告知,終究會知曉的。如今應立即表明態度,已固軍心。”
他在不動聲色的為自己開脫,沈嫿用餘光瞥了一眼胤禛,心內複雜。
只聽康熙粗重的幾聲呼吸聲,終於開口道:“李德全,傳朕的旨意,將和妃褫奪封號,降為答應,罰俸一年,即日起禁足,無朕旨意不得外出。另,惠妃管教六宮無方,即日起剝奪其協理六宮之權,降為嬪,禁足延禧宮半年反思。”
“皇上聖明。此一番必能安慰兩大部落將士的心,天佑我大清,長治久安,綿延不絕。”沈嫿心裡喜不自禁,立刻跪下稱頌。
緊接著,群臣下跪,齊齊重複著沈嫿剛剛的言辭。
胤礽來回撥轉頭,茫然無措的看著眼前失控的局勢,幾乎要把眼珠子瞪出來。
康熙吃了個悶虧,自然不會這麼輕易放過沈嫿:“你們兩個昨夜是不是劫走了叛臣之女——吳蘭若?”
“皇上,臣妾和十四爺劫獄是不假。不過,臣妾今日斗膽想問皇上一個問題。”沈嫿鼓足了勇氣開口。
得到康熙的同意後,沈嫿抿了抿嘴唇,撞著膽子問道:“皇上,您能殺了一個吳蘭若,難道還能殺盡天下的吳蘭若們嗎,反清勢力遍佈天下,前仆後繼,繼往開來。大家都心知肚明,根本殺不盡的。”
一席話說完,沈嫿感受到從兩側湧過來的驚異眼神,康熙看了她半晌,漸漸坐回寶座。
“留下吳蘭若有兩個作用。第一,假使真的還有什麼吳氏後人存在,吳蘭若就是最好的人質,威脅他們不敢行動。第二,對於其他組織而言,吳蘭若是朝廷懷柔政策釋放出來的訊號,即使大逆不道如吳三桂後人,只要真心歸順大清,便可免於一死。”
沈嫿停了停,說出最後一句話:“君子厚德載物,有博大的胸懷,才能贏得天下人心,才能促進大清的發展以及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