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三尺,看來你最近日子,過的很不錯嘛!”

“瞧瞧,這沒親自動手幹活,肚子都胖了!”

楊三尺臉色一紅,有些尷尬。

他趕忙解釋,生怕李秋責怪自己。

“李郎君,我雖然沒有親自幹活,但機械一局的各種工作,我可是都盯著的!”

“特別是李郎君要求的精度和標準化,我沒有一絲一毫的放鬆!”

“如今我機械一局生產的東西,所有的零部件都可以自由替換,絕對不讓李郎君失望!”

李秋這才滿意的點頭,不再調笑此時。

他很清楚,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是截然不同的。

不必強行去要求,楊三尺這個工匠,還能夠保持過去精壯的身體。

“行了,我都知道了!”

“標準化和精度,這的確極為重要,你繼續保持!”

“我今天過來,是要看看播種的耬車,製造得怎麼樣了。”

“走!帶我去看看!”

楊三尺不敢怠慢,李二帶著李秋,往廠房而去。

所謂的耬車,其實一點都不復雜。

說穿了,不過是一個可以自由行走的車架上,安裝一個存放種子的盒子,盒子下面開口,可以把種子順利的漏到下面。

如此,就完成了自動播種的過程。

這種簡單的機械,聰明的華夏古人,早就發明出來了。

只是,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沒有大規模應用而已。

如今,李秋既然要推行機械化耕種,自然少不了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