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九章 蒙達(第1/3頁)
章節報錯
梁襲看了蒙達一眼,拿起檔案袋解開。裡面有照片,有案件描述,還有錄音。這是一起命案,有個人死在自己居住的臥室裡,嫌疑人一共有四人。蒙達提供的死者名叫X,第一位嫌疑人是晚上9點離開臥室的A,A是X的女朋友。第二位嫌疑人是9點5分進入別墅的B,B稱自己按照X要求,到臥室所在二樓的書房拿東西,拿到東西就走,沒有見到X。
第三位嫌疑人是C,C和B擦肩而過進入別墅,C對B說,X讓自己去見他。最後一位嫌疑人是D,在C離開別墅後20秒,他進入別墅去臥室找X,結果發現X被人用刀從後面捅死。
梁襲看資料說明,連幾秒進入別墅都寫的很清楚,顯然別墅外圈佈置有監控。梁襲問:“X是大佬,很有權勢,一把手?”
蒙達點頭:“對。”他很有耐心,端坐不動看著梁襲花費一個小時聽錄音看資料。
梁襲道:“從情況來看,似乎是C和D殺的人。我們盤點一下,B說自己去拿東西,沒有打擾死者。C說自己隔著臥室門和X對話,沒有見到X本人。因此D的嫌疑很大。”
蒙達問:“為什麼?”
梁襲道:“從這些細節分析X是一個有威嚴和威信的人,C沒有開啟臥室門,D怎麼敢直接進入臥室呢?”
蒙達道:“D是X的兒子,非常愛X。”
你就是D吧?梁襲沒點破,和這些人打交道,就不要好奇自己推理是否正確。
梁襲道:“這邊還有一個細節。C是9點8分進入別墅,我們假設他去二樓臥室,立刻從臥室位置離開別墅,時間應該需要將近一分鐘。而C進出別墅的總時長為1分5秒。假設C是兇手,那他只有最多15秒左右的殺人時間。”
蒙達道:“一秒就夠了。”
梁襲搖手指,拿出死者遇害的照片,拍的不錯,用了美顏……顯然是用手機拍攝的,希望拍照者沒有順手修圖。現場很簡單,一名頭部被打馬賽克的男子倒在地毯上,背後插了一把水果刀。刀也有照片,也經過美顏,是比較常見的水果刀,弧形頭,不利於刺殺。
梁襲道:“推理1:謀殺。不知道他們擅長不擅長殺人,我沒殺過人,但是我想殺人的話不會帶一把弧形頭的水果刀。人來人往這麼密集,說明X在這時間辦工,要謀殺我不會選這個時間。推理2:激情殺人,被激怒或者沒有選擇等情況下殺死X,本案現場看屬於臨時起意。”
梁襲道:“C會在15秒之內被激怒嗎?有可能,但有可能在15秒內被激怒並且殺人嗎?c見到x,被x在5秒內激怒,然後趁x轉身,拿起身邊的水果刀刺死了x。說實話,要在5秒內激起一個人殺意並不容易,最少也要有鋪墊,說幾句話。你來了,我來了,坐吧,不坐,這就過去5秒了,還得給C愣神的時間。因為他是激情殺人,需要心理緩衝。因此我認為c不是兇手。”
梁襲道:“c不是兇手就出現一個很大的問題,c和x進行了對話,d只能是唯一的兇手。”
蒙達手一拍桌子,人隔著桌子湊向梁襲,惡狠狠道:“d不是兇手,絕對不是。”
梁襲不為所動,問:“d是不是被大家當成了兇手?”
蒙達看了梁襲一會,點了一下頭。
梁襲道:“假設我是d,我知道自己沒有殺人。那麼怎麼解釋c的說明呢?”
蒙達搖頭,要不找你幹嘛?
梁襲道:“c和b的關係怎樣?”
蒙達回答:“表面和睦,暗地勢如水火。”
梁襲道:“那排除d是兇手後,那隻能是a殺了x。”
蒙達問:“為什麼不會是b?”
梁襲回答:“第一個原因,b和c的關係不好,c不會為b撒謊。再者他們錯身而過,時間太緊張。即使b殺人後想找c幫忙掩蓋真相,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來調整心態,想出解決辦法,再打電話給c,c還要趕過來。這個辦法,還包含了兩個人不能同時存在在別墅內的細節。B只在別墅內停留不到三分鐘。因此兇手只能是a。”
蒙達道:“a和c的關係也不好,前一天,a還把酒潑在c的臉上。”
梁襲問:“你會把酒潑在我臉上嗎?”
蒙達遲疑一下,回答:“不會。”
梁襲道:“你會用拳頭。把酒潑在對方臉上有兩個潛意識的心態,潑酒人佔理,潑酒人較弱。潑酒不包含潑酒人仇恨對方的心態。A殺了人,聯絡了c,c到達時遇見了b,和冤家b聊了幾句,發現b不知道x的死亡。於是心生一計,靈光一閃,他轉身變成了a的證人。為了保護自己,他不能多呆,快速離開了別墅。這樣一來,無論d是誰,第四位去見死者的人,就會被栽贓成兇手。”
梁襲道:“c完成了閉環,他不是兇手,他能證明當時的x還活著。他做了偽證,他只能幫a做偽證。”
蒙達問:“證據呢?”
梁襲一怔:“我不是警察,我是偵探,我不擅長收集證據。而且我相信現場已經被破壞的亂七八糟。”
蒙達問道:“說服我,說服大家的證據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