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管理員自殺案(上)(第2/3頁)
章節報錯
事實是女子與男子吵架假裝尋死,男子與女子抬槓,打電話氣女子的一出情侶鬧劇。
十一點四十五分,一輛巡邏車到達,兩名警察進入公寓。15樓住戶報警稱16樓有人自殺,警察按電鈴呼叫沒反應。打手機,手機在房間內響沒人接。在大廳等待外賣的住客說明之下,警察決定破門進去檢視。很快警察在浴室發現身穿睡衣的管理員躺在浴缸之中,其手腕被割開,鮮血染紅了整個浴缸,管理員的右手邊放了一把美工刀。管理員被送到醫院後不治身亡。
警察初步推測原本睡眠不好的管理員屢屢被電話吵醒,對這份工作感到絕望而自殺。這只是一個推測,警方經過全方位調查,判定管理員為自殺。
第一個原因:警方從管理員休息室的電腦和管理員手機上的搜尋記錄發現,管理員部分搜尋資訊與死亡有關。比如哪種死法最輕鬆,最沒有痛苦。兩天前管理員瀏覽了一位播主的文章,文章推薦了溫水割脈自殺方式。播主宣告反對自殺,他只是單純對各種自殺方法進行剖析。即使是溫水割脈,想要自殺成功並且將痛苦降低到最小,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藥物配合。
警方因此逮捕了釋出文章的播主,理由的播主慫恿他人自殺,這個細節與本案無關,略過不表。
第二個原因:確認管理員割脈利器為美工刀,刀上只有管理員的指紋和血跡。
第三個原因:管理員不止一次向住客抱怨,老有住客為了雞毛蒜皮的事,三更半夜打她的電話,讓她煩到想去死。
第四個原因:十一點二十八到十一點四十五分警察到來期間,有三個人在大廳等外賣。詢問後得知管理員不允許外賣人員進入公寓,住客只能在公寓門口等外賣人員。三人證明在他們等待時,沒有看見任何人進出管理員的房間。
之所以有這樣的規定,是有住客反應自己的郵箱被人翻過,管理員逮住了一名外賣員工盜竊郵箱。外賣員聲稱自己等電梯時好奇看看,最後因為沒有證據證明外賣員盜竊郵箱,此事不了了之。但為此公寓多了一條規矩,為了住戶的安全考慮,十一點之後,非住戶不能進入公寓。自己點的夜宵只能自己到門口拿。
如果不遵守公寓樓的規定,管理員會記錄上報,住戶有可能被取消租賃資格。這棟公寓樓租金很低,環境不錯,地理位置也很好,因此大家都不想招惹管理員。
梁襲問:“這規定是管理員規定的嗎?”
貝克回答:“是管理員在住戶群裡提出,多數住戶表示同意和支援後開始執行。也有少數住戶有意見,不過考慮到大家的安全,他們和管理員協商自己下樓拿外賣,管理員同意。”
梁襲問:“大廳沒監控嗎?”
貝克道:“壞了,一個月前報修,市政廳的工作效率你懂得。公寓樓只有電梯有監控。”
梁襲問:“三名住戶互相認識嗎?”
貝克回答:“經過我們調查,未發現他們認識的證據。一位是銀行新入職不到三個月的櫃檯職員,一位是十八線女龍套,一位是餐廳服務生,分別住在公寓樓三個不同的地方。除了他們之外,這個時間段還有兩名住戶下班回家,他們證明當時沒有問題。”
貝克道:“因為自殺死亡,管理員的家屬無法拿到保險金。根據我們調查瞭解,管理員和丈夫七年前分居,管理員日常沒有娛樂活動,大部分時間都在公寓樓內。我們走訪了20戶住戶,他們對管理員沒有好感,也沒有惡感,甚至部分人沒和管理員說過幾句話。”
梁襲問:“法醫怎麼看?”
貝克道:“管理員體內有超過正常量兩倍的安定藥成份。因為屍體在死亡之前進行過緊急救護處理,法醫無法推測出管理員割脈的準確時間,因為鮮血和水泡在一起,無法推測出準確的出血量。我們當時推測他殺的兩種可能。第一種可能:三位等外賣的人合謀殺死管理員,互相證明。第二種可能,有人在十一點二十八分之前殺死管理員。”
梁襲道:“但都不成立?”
貝克道:“第一個可能,我們找不到三人認識的證據,甚至是認識的時間線。同時我們還要考慮十一點半16樓情侶男打給管理員的電話被管理員接聽,還有警察到達的時間。另外還有下班回家的兩名住戶。”
貝克意思是如果是三人合謀,風險性極高。他們28分左右陸續到大廳等外賣,需要幾分鐘時間佈置自殺現場,期間他們無法得知有沒有住戶出入,一旦有住戶證明當時只看見兩個人或者沒看見人,他們就栽了。其次是30分的電話,16樓小哥確定是管理員接的,代表管理員還活著。這時候3個人全部在大廳。因為16樓女子的折騰,15樓的住戶報警。假設15樓的住戶早一點報警,或者晚一點報警,3個兇手留在大廳沒有任何意義。
貝克道:“第二個可能剛才說過,16樓小哥非常確定是管理員接的電話,對方說話有含糊,但肯定是管理員的聲音。假設有人28分之前殺死管理員,28分後3住戶下來等外賣,那30分的電話誰接的?就算是兇手接的,兇手怎麼離開管理員房間不被3住戶目擊?警察到達後搜查了房間,沒發現有其他人的存在。”
也考慮到兇手混入等外賣的兩人中的可能,但電梯監控沒有損壞,記錄了三人離開電梯進入大廳的時間。無論怎麼分析都不可能他殺,只能是自殺。
梁襲問:“有沒有非自殺的說法?比如中了彩票,明天約好朋友一起出去玩等。”
貝克道:“案發的第三天是管理員女兒的十八歲生日,這算不算一個理由?”
波比插口道:“會不會是買不起生日禮物選擇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