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返回洛川(第2/4頁)
章節報錯
蘇小凡和他們的路數不一樣,他盯上的,就是那些磨損嚴重的銅錢。
銅錢的磨損,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使用的頻繁,將表面的字樣花紋給磨掉了。
這樣的銅錢說明流通量大,一般是不知情的。
而另外一種則是出土的銅錢。
由於埋在地下受到腐蝕,很多銅錢上全都是銅鏽,有些一用力都會碎掉。
這些銅錢即使清理出來,品相也差到了極點,通常放在地攤上都是走量的。
蘇小凡找的就是這一種。
有修復系統的甄別,他完全能從這些無法辨識的銅錢裡,找到自己需要的。
不過名泉之所以被稱之為名泉,就是因為其數量稀少。
蘇小凡在潘園蹲了一整天,也就找到了兩枚名列五十名珍的古泉。
一枚是五代十國的南唐保大元寶背天大錢,存世量極少,在市場出現過的僅有三枚。
蘇小凡查了一下,這枚古泉名珍的成交價大概在五十萬左右,用了修復值堪堪回本。
還有一枚銅錢則是靖康元寶,是北宋宋欽宗時期鑄造的。
由於北宋的滅亡,以靖康年號鑄造的貨幣發行量極少,不論從傳世和出土來看其數量極為罕見。
蘇小凡淘來的這兩枚銅錢都是出土的。
上面的鏽跡將銅錢本身的字跡完全腐蝕掉了,如果不是修復系統給出名字,蘇小凡也是認不出來的。
偌大的潘園古玩市場,找到了兩枚古泉珍品,蘇小凡也說不上來高興還是失望。
第二天蘇小凡連跑了三家古玩市場,又到手了四枚古泉,均是損壞程度嚴重的古泉。
兩天六枚古泉,只花了蘇小凡一百八十塊錢,反倒是路費吃飯花了五六百。
第三天的時候,蘇小凡倒是收穫不菲。
除了兩枚古泉之外,他還撿漏了個寶貝。
那是在一家賣雜項的地攤上淘到的木碗,木碗應該被火燒過,通體黝黑。
不過在蘇小凡的修復系統中,卻是顯露出了扎卜扎雅木碗的字樣。
這讓蘇小凡想起了前幾天去逛新宮博物院時,見到的扎卜扎雅木碗。
這可是好東西,是清中期藏地對清皇室的貢品。
花了八十塊錢,蘇小凡將這個即使是當年雕工也看不出的扎卜扎雅木碗收入囊中。
八枚古泉名珍,一個扎卜扎雅木碗,就是蘇小凡這幾天的收穫了。
錢沒花多少,加起來還不到五百塊錢。
不過蘇小凡卻是花了九點修復值,將這九個物件全都給修復了過來。
修復後的古泉名珍。
還保持著淡淡的古錢的青銅鏽色,但品相堪稱極品,一看就是傳承有序的古泉,而非是地下出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