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在這裡所說的“自然”,並不是我們現在嘴裡所說的那個“自然”,而是一種超功利的境界。

莊子創造性地提出了“心隱身不隱”的隱逸思想,出發點是全生避害,最終實現了逍遙自由。

他一方面建立了外在行動自由的“遊世”模式,以避免現實危險的生命境遇。

另一方面莊子又建立了內在自由的“適性”理想來化解聲名羈累的內心憂慮。

由此可見,莊子的隱逸思想,是建立在與外世完全脫離了的基礎上的。

換種說法就是,莊子以全面的避世來預防任何可能的傷害,分毫不為外界事物所左右,從而達到一個從內心到外在真正的自由自在。

還有一點就是,莊子最重養生,曾著有《養生主》,闡述養生之道。

“師父,咱們的養生功,就是傳自莊子嗎?”

蘇小凡聽到這裡算是理清了頭緒。

老師的意思應該就是老子是老大,《道德經》太牛逼,誰都無法超越。

但莊子“獨與天地精神往來”,也開創了一派學說,從思想上來說,可以和老子並駕齊驅。

“我得到的傳承,確實是傳自莊子……”

敬時珍話很肯定,因為他這一脈的傳承,從來都沒有斷絕過。

“莊子還是沒老子混得好。”

蘇小凡撇了撇嘴,說道:“老子都混成太上老君了,莊子連三清都沒混進去……”

“那是因為張道陵,他開創道教的時候,尊老子為教祖,以“道”為最高信仰。”

敬時珍對於道家流派如數家珍。

道教的誕生之初,就確立了老子至高無上的神位。

而莊子,在道教的產生過程中,是被人們所忽視的一位存在。

不過莊子也有傳承留下來,那就是現在敬時珍所在的這一脈,也已經流傳數千年之久了。

“小子,你別以為咱們的傳承就不如道教。”

敬時珍看了蘇小凡一眼,說道:“道教雖然信徒眾多,但之前傳承斷了幾代,現在有很多都已經失傳了。

但是咱們這道家一脈,向來都是隱世不出,傳承代代相傳,從來都沒有中斷過……”

道教入世,必然受到俗世的影響,戰亂和歷代的佛教之爭,都曾經影響了道教的傳承。

而敬時珍的道家一脈,雖然不為世人所知,但卻是傳承有序,甚至每一代傳人都有圖譜留下來,至今一聲好幾千年了。

“這是咱們傳承的圖錄,有每一代傳人的名字和記載,日後你可以來這裡慢慢看。”

敬時珍走到一處古玩架旁,取下一個檀木盒子,開啟之後,裡面是厚厚的一本書籍。

從外觀上看,這書籍用的似乎不像是普通的紙張,

“傳了幾千年的?老師,我能看看嗎?”

蘇小凡眼睛一亮,因為腦海中的修復系統給出了資訊。

【鑑真圖鑑:高階法器,不可修復!】

“這書竟然是件高階法器?”

看到腦海中的資訊,蘇小凡不由楞了一下,在這件暗室中,似乎所見之物都和法器有關係。

得到了敬時珍的許可之後,蘇小凡連忙拿起長几上的手套,戴上後取出了木盒中的圖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