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帝城(第2/3頁)
章節報錯
從此之後,人族才有了無上大帝之道,從“道我帝”開始,人族曾出過好幾位驚天動地、斬殺無數古族的古之大帝。
天地我為道,仙門如柴蓬!這是道我帝的一句話,在那人族弱小的年代,道我帝一句話驚天,在那年代,就算強大無比的古族都不敢說出如此驚天之語,但是,此話卻出自於道我帝之口,這是何等的驚天動地。
神城,乃是道我帝所建,曾傳聞,在此地,道我帝指揮部下,討伐天下,踏碎一切黑暗,為人族開闢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在這位雄偉無比的城門口,有“神城”兩字,傳聞,此名字由道我帝所取。
但是,世人更多是稱之為“道我城”或者是“帝城”。到了後代,多數的人都稱之為“帝城”,以懷念無上大帝“道我帝”。
不論是“神城”也好,“帝城”也好,這裡是人族的開端,在這裡,見證了人族一步一步壯大的足跡。
帝城,也就是神城。一共有九層。第一層建於地面上,有十萬裡之廣,這裡乃是人族的起源,居住著無數的人族,甚至有百姓也都居住在此。
第二層乃是浮於第一層千里之上,兩層之間,沒有任何支撐,傳聞,此乃是無上的業力硬把如此廣大的城池浮於上空,第三層與第二層也是相隔千里。一層一層的如此壘疊於天空之上,一共是八千里之高,八層浮空之城。
不過,第五層起。普通的人,那怕是修士,都很難進去,能上第五層的,都是聖主皇主級別的人物。
而第五層以下,則對天下人開放,任何人都可以自由進出。
帝城的第五層城池,懸於四五千裡高空之上,此層城池又被稱之為戰臺,傳聞。在那遠久的年代,道我帝曾經在此點將討伐天下古族。
傳聞,在那個年代,道我帝部下曾經有九十九位實力驚天的戰將,帶著道我帝的意志征戰天下,斬殺古族無數。
時間流逝,道我帝的九十九位戰將早就化為枯骨,但是,九十九位戰將的將令卻流傳下來。
傳聞,九十九枚令與第五層戰臺相呼應。當年九十九位戰將各持將令,乃是隨時隨地聽從道我帝的召喚。
將令流傳千百年之後,卻成了所有者的救命符,如果持有此將令,把自己與戰臺捆綁在一起。當你身處險地之時,命懸一線之際。啟用將令,不論有任何強大的阻攔,都是攔你不住,瞬間把你傳回戰臺之上。…,
九十九枚將令今天流落天下,只怕再也難於集齊,但是今天,能持有這將令的,都是非凡之輩,多數是聖主皇主、妖王宗師之類的人物。
現在,這將令不單是一種身份的象徵,更是一枚救命符,在任何險地,都能把你傳送回來。
只不過,天下極大,雖然將令是有九十九枚,但是,今天很少人能親眼一睹當年的將令。
帝城第五層以上,每上一層,都是更為神秘,第七層起,傳聞就算是諸皇主聖主都不能入,就算是宗師神王都難入其中。
至於第九層,那是隱於九天之上,世人難入,傳聞,帝城的第九層只有古之大帝才能進入,歷代以來,人族寥寥無幾的古之大帝,都曾入第九層。
至於第九層之內是什麼,至今無人得知,有人說,在帝城第九層內銘刻有撣,也有人說,第九層之內,一無所有,關於帝城的第九層猜測,種種說法都有。
當朱丹第一次到帝城之時,完全被帝城的雄壯所震撼了,在此之前,朱丹親眼見過南東黎有第一城之稱的“懸臺”。
雖然說,懸臺與帝城一南一北被世人相提並論,但是,相比起來,帝城比懸臺不知道要雄偉多少。
第一層城池建於地面上,如龐大大物盤居於這片大地,千百萬年過去,無數人物都灰飛煙滅,但是,帝城依然還在。
而在第一層城池千里之上,只見第二層浮於此間,千百萬年而不墜,一層一層的城池相隔千里,浮於天空之上,第九層的城池,完全是看不見,就算你擁有通天眼,也一樣看不到第九層的城池,傳聞,想要看到第九層的城池,必須達到一定的境界。
帝城九層,屹立於天地之間,此乃是人族的起源之地,歷代以來,不知道讓多少人前來朝拜,這裡是人族的,走出這裡,人族才有了今天。
關於帝城,有種種傳說,有傳聞,在帝城千萬裡的範圍之內,有一條不可思議的巨龍蟄伏,傳聞此條巨龍乃是整個東黎的大脈,是東黎的祖龍,龍氣磅礴不可思議,正是因為有這一條祖龍,神城才會屹立無數歲月。
也有傳聞,帝城之內,有一塊石王,此乃是帝城地下巨龍所孕化的聖靈,它就藏於帝城之內,等待有一天化聖。
不論是祖龍也好,石王也罷,這都是傳說,從來沒有人見過。
人族曾出過八代尋龍天師,而且每一代天師都曾到帝城來,他們到帝城來的目的很簡單,尋找傳說中的祖龍與石王。
但是,就算是站在巔峰上不可一世的天師,耗盡無數心血,都未尋找到傳說中的祖龍。也未找到傳說中的石王。
祖龍顯化。已經超越了一切龍脈,就算是天師,也無法破其玄機,也沒有辦法追尋它的蹤跡。
而石王也是如此,傳聞,帝城的石王早就通靈,不為人見,就算是天師可以看到別人無法看到的一切,但,依然是看不到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