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吧,我看這大佛寺門外,楹聯空空,不如著諸位英秀作一楹聯,填補其上。若無合意的,場中的諸位大人、貴人,也可聊遣逸興,以增雅趣。”

說話之人,乃是中樞一位要員,今次到場之人,便數此人為最高。

他既然發話了,志海和尚不能不給這個面子。

何況,只是用楹聯分個勝負,志海和尚可不覺得俗人之俗語,堪配掛在這堂堂大佛寺門前。

“列位大人,前輩,小可以為為大佛寺填補楹聯,當然算一雅事、盛事。但楹聯的本質,還是不出詩文脈絡。而詩文之好壞,向來沒有絕對的評判標準,且此楹聯是為大佛寺而作,就怕有些人弄出些清麗文辭,卻不合佛事,反被認為上品。所以,小可之意,不如請出佛心石,以正視聽。”

“王兄此言妙極,既然是書些楹聯,自然要符合大佛寺之氣度。”

“非佛心石,無以證公道。”

“志海法師,不會認為小兒輩的楹聯,不配落在這大佛寺門前吧?”

“…………”

眾論滔滔,但核心要求趨向統一。

“寧夏的風頭太盛,人家擺明了是想挫他威風,詩文不成,楹聯來湊,也真是夠了。”

虢國夫人身邊的華服青年低聲笑道。

虢國夫人含笑道:“不知公子以為,眾人之議能否成功?”

華服青年道:“提議當然能成,畢竟那麼多大人都表態了,皇元寺作為東道主,自然不能駁了大家的面子。

但提議即便成功,我只怕他們也阻不住寧夏,弄不好得出個大笑話。”

虢國夫人聽得心中熨帖,梨渦淺笑,“公子緣何如此看好這寧夏?”

華服公子笑而不語。

果不其然,志海和尚和志明、志清商議片刻後,便拍板同意了眾論。

不多時,一塊瑩瑩如玉的佛心石被取了出來,擺在了大佛寺門前。

志海和尚道:“此佛心石,本是一條青龍的頭骨,受我皇元寺多位大德高僧無數年佛力洗練,最終才成就這佛心石。

此佛心石最具佛性,諸位書就楹聯,此佛心石自會擇取,若哪位書就的楹聯被選中,便可掛在我大佛寺門前,千秋萬代不朽。

所以,貧僧的意見是不止是場中的青年才俊,可以一展高才。諸位大人、宮長亦可大顯身手。”

志海和尚話罷,元甲傳音道:“師叔今天是怎麼了,感覺精氣神不佳。再說,隆法盛會不是這些年輕施主們的舞臺麼,師叔怎麼讓那些長者施主也出手顯才?”

元彬和元長得了傳音,知道他們沒來前,這裡發生了什麼,此刻元甲問話,元彬傳音道:“姓寧的太妖孽了,師叔怕即便是撰寫楹聯,這些年輕才子也壓不住寧夏的鋒芒。這才,希望那些大人們也出手,聚合眾才,才可萬無一失。”

元甲皺眉,“師兄,這樣處心積慮,壓制寧夏,我皇元寺氣度何在?不如堂堂正正,即便寧夏勝了,也更彰我皇元寺胸襟啊。”

元彬怔住了,元長勃然變色,“休得胡言,若讓志海師叔聽見,你元甲的靜房是住定了。”

元彬拽了拽元甲的衣角,元甲終於訥訥不言了。

而場中,一張張裁剪得體的描金佛紙,已經鋪陳地上,上百枝毛筆也已備齊。

有那性子急的,已經凌空攝過毛筆,在墨桶中飽蘸了墨汁,用法力催動毛筆,凌空在佛紙上走起了龍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