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志在中班(第2/3頁)
章節報錯
寧夏微微皺眉,“王兄的建議是?”
王水生道,“我建議寧兄和我走一樣的路,成為預生。”
“何為預生?”
寧夏茫然不解。
王水生道,“所謂預生,就是被預先收定好的生員。
半個月前,中等學宮聯委會組織了一次摸底。
這次摸底專為選定預生。
經過摸底,我的根骨不錯,強健超越常人。
被認定適合加入冶兵科。
爾後,我就順利成為了預生。
只需在大考中綜合成績超過預科線,就能順利選入。
往年的預科線極低,我透過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
寧夏很快就理解了,這預生和前世的委培生差不多,“成為預生,有什麼其他限制麼?”
王水生臉上的光彩為之一斂,“預科結束後,服從分配,到指定之地,服役二十年。
你知道的,以我的成績,如果不走預科,根本不可能有透過大考,加入中等學宮的機會。
現在能成為預生,獲得這樣的一個向上的渠道,我已經很知足了。
當然,寧夏,我只是建議你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這樣選擇。
明年應該還有一次摸查,以你的天資成為預生定然不難。”
寧夏點頭道,“多謝王兄替我著想,但我志在修行,不能加入預科。
像我這樣的插班生,往年有透過大考的麼?”
王水生怔了怔,“有,當然有。比如東華城中,就有不少大族子弟,是家族培養,他們只會在大考前夕作為插班生進入學宮。
這部分人雖是插班生,但都透過家族在初等學宮聯委會有備註,他們基礎成績裡的平日成績會給平均值。
凡學宮有行動,他們會選擇性參加,在積累功點方面,也不會太差。
最重要一點,他們有家族的悉心培養,往往在大考前,都能積累到相當可觀的基礎成績。
兼之修為又高,往往能在大考發揮出色,取得優異的成績。
綜合起來,他們取得的名次自然不會差。
往年,凡是大族中出來插班生,極少有不能晉升中等學宮的。”
寧夏道,“王兄的弦外之音是,像我這樣的插班生要透過大考,基本就靠撞大運了。”
王水生苦笑,“寧兄天資不凡,不是凡品,應該能一舉透過大考。
不過話雖如此,我認為寧兄還是要立足現實。
若寧兄真的堅定了要走大考的路子晉升中等學府,當務之急,是要把基礎成績補起來,先前說了,基礎成績三部分組成:平日成績、功點、修為。
其中平日成績佔比頗大,功點的話,在大考前能積十功以上,已能算是良好了。至於修為,大考前能突破導引七重,才能算有一搏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