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是腦袋——‘你會了’!

手——‘不, 你不會!’

而漁網用多了,又容易因潮溼而腐爛,需要經常晾曬修補。

亞倫後來索性拋棄漁網, 開始用魚叉叉魚。

還真別說。

靠著他之前的刺劍技巧,成功率遠遠高於捕魚。

這讓亞倫對自己屬性欄中【打漁(入門)】的級別, 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不過, 用魚叉叉魚也有一個壞處, 那就是魚被洞穿後,沒多久就死了……根本沒辦法長期儲存!

自己吃可以, 想要拿去賣……還沒有趕到魚市就臭了!

船民居無定所,在湖面上打漁幾天十幾天都有可能。

接下來的幾日, 亞倫放棄了魚叉, 開始琢磨用漁網捕魚, 配合腦海中的記憶,幾次之後倒也熟練了,或者說——恢復往昔水準,不至於每每撒網都一無所獲,但也沒有滿載而歸的時候。

三天之後。

凌晨。

亞倫駕駛著自己的烏篷船,帶著全部家當,來到了‘三水碼頭’。

沒辦法……鹽巴吃完了!

這裡的土鹽巴顏色黑黃不一, 還摻雜著泥沙,也不知道含有多少重金屬物質。

亞倫不敢直接吃, 只能將那些‘粗鹽’加水繼續反覆煮開以及過濾雜質,製作成精細白鹽食用。

這麼一來,鹽巴的消耗速度自然驚人。

幾天下來, 就沒有鹽可以吃了。

只能來魚市賣魚換錢,然後去附近的店鋪買鹽……

至於利用先進技術,提純精鹽, 或者白糖售賣?

亞倫根本想都不想。

真當官府與私鹽販子是好人不成?

如今世道還算太平,方玉這樣的窮鬼,渾身上下榨乾了也沒有三兩油,只要再老實本分一點,就沒人找他麻煩。

至於矛盾劇烈而集中的,那都是電視劇中的劇情需要。

貧民如果老實本分一點,一輩子遇到三四次大災與不平事就算高發了……

當然,一次不平事就有可能令毫無風險抵抗力的小民破家……

‘現在就一個宗旨,不能吸引注意力!’

‘必須撐過這段脆弱期,直到擁有自保之力為止,要低調,再低調!’

亞倫穿著蓑衣,提著裝滿活魚的竹簍,將船停泊在一個泊位,上了碼頭。

立即就有一個穿著皂衣的小吏過來,聞到亞倫身上的魚腥味,立即露出厭惡的表情:“停船費一日三個大錢!”

亞倫老實給錢,要是不停碼頭,停靠在周圍水灣也可以,不過一來不安全,二來小吏時常巡視周圍,看到亂停的船舶就拖走,甚至直接給燒了!

不然怎麼叫民心似鐵,官法如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