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潛龍勿用 第三十八章 兗州刺史(第2/2頁)
章節報錯
雨飄依舊,天地間復歸平靜。
等到張蒙深一腳淺一腳,走過深沒腳踝的泥潭來到跟前,白衣騎士喉部兀自冒著血泡,不住抽搐。
“遇到我,算你倒黴。”
張蒙喃喃低語,劍鋒輕遞送對方上路。
與此同時,劉岱也從車廂地下艱難地掙扎了出來,匍匐著大口喘氣。
張蒙有條不紊地抽出縵布,將手中短劍上的血漬擦拭乾淨,之後利索地插劍回鞘,走近劉岱,俯身伸手:“明公,賊人已死,請起吧。”
“啊......啊?是你!”
劉岱冠斜衣亂,驚魂未定,一派狼狽模樣。抬頭仰視,隔著細細的雨幕,他看清了近在咫尺的臉龐,心中五味雜陳,忍不住嘆了口氣。
張蒙則回報以一個微笑,而後扶著劉岱顫巍巍地坐到軺車的斷轅上。
垂頭喪氣的劉岱一邊無精打采地撣去泥汙整理衣冠,一邊望著幾步外倒在泥濘中的兩具屍體嘆息,而後伸長脖子環視茫茫荒野。
張蒙故作淡然,行禮道:“明公,中東門一別,不想在這裡相見。”
劉岱目光呆滯,望著遠方出神,過了許久才道:“那夜打我的人,是你吧?”
張蒙點了點頭道:“不錯,形格勢禁,不知是明公,大為冒犯,請明公海涵。”並道,“我適才救下一個在明公身邊做事的老者,他告訴我明公有難,我隨即快馬趕來,為的就是將功補過。”
劉岱冷眼看來,道:“那日在中東門,你怎不將功補過?”看來仍未能釋懷。
說話之時,大道上馬蹄聲碎,兩騎匆匆忙忙趕來。
張蒙下意識將手扶上劍鐔,然而看清對方的面孔,又將手慢慢放了下去。
來的是兩個中年儒生,經劉岱介紹,一人名叫王彧,一人名叫萬潛,都是劉岱的親信,跟著劉岱一起去兗州。聽劉岱字裡行間的意思,等到他正式走馬上任,這二人將分別擔任刺史屬下別駕從事、治中從事這樣的高階佐官。
王彧斜睨了張蒙一眼,覺著是個武夫,沒有理會,翻身下馬徑直走到劉岱面前。他雖然同樣因混亂衣冠不整,心亂如麻,但還是遵循禮節,恭恭敬敬作揖行禮:“主公,你沒事就好。”
劉岱白他一眼,沒好氣道:“沒事?我腿斷了,好什麼好?”
王彧與萬潛相視大驚,張蒙輕咳一聲,接過話:“明公,我剛順手摸了摸,應當沒斷,只是傷了皮肉而已。”
“傷了皮肉......而已?我可是痛得緊吶!”劉岱一手輕撫著腿,一手扶額,“車駕已毀,我身受重傷,此去昌邑尚有千里,何時方能抵達......”
兗州刺史部治所位於山陽郡,昌邑縣則是山陽郡首邑。又因山陽郡起初稱昌邑國,所以時人口頭中“昌邑”二字約定俗成既可指代昌邑縣,也可指代整個山陽郡。
劉岱話音未落,張蒙忽然神情大肅,往他身後看去。劉岱見此情形,只道是又有賊人自後方襲來,大為慌張,顧不上痛楚,彈身而起急要避走。
誰知張蒙轉瞬間展眼舒眉,就像鬆了口氣,劉岱三人順著他目光看去,但見一個小黑點由遠及近,只是一隻受驚亂竄的狍子罷了。
“你......”
劉岱回過神,臉漲得通紅,想要指責張蒙,然而話到嘴邊卻不知該如何開口,只得嚥了下去,忿忿瞪著張蒙。
張蒙好整以暇,反而關切:“明公,你的腿沒事吧?”
“沒事!”劉岱重重應了聲,氣呼呼地坐回車轅。
“主公,沿著大道向東再走二十里便到了偃師縣,可讓縣中提供軺傳。”軺傳專指驛站中的軺車,萬潛侍立在側,輕聲提議,“時下天色將晚,再遷延下去,入夜前未必能趕到縣城。時節不寧,夜行雨路,非上策也。”
王彧也勸道:“這附近多有賊人遊蕩,不知什麼時候就圍攏過來,還是速速離開為好。”
然而劉岱並不回答,而是抬頭望著來時道路,面露難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