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夥兒拿到之後,都是特別喜歡。

尤其是溫先生,他是習慣手不離書的人,偶爾還要把衙門的卷宗拿回家繼續看。

碰到雨雪天氣,生怕書本被打溼,他都要解開披風把書箱裹起來。

如今有了這個方方正正的牛皮拎包,可是再不用這般狼狽了。

家仁兄弟也是愛不釋手。

家仁和禮哥兒自然要放書本,貓哥兒就放他喜愛的吃食和方便隨手記錄的紙筆,當然銀子之類的小東西也不用塞荷包,掛在腰上那麼累贅了。

如今一個牛皮包,全都搞定了。

今日,佳音聽說聚會里還有賈旭、郭文浩、智敏和修傑,家裡送禮給盧綜,倒是不好讓他們看著。

於是,她把剩下幾個拎包拿出來,索性讓哥哥們帶去,人人有份兒,圖個熱鬧周全。

按理說,女子的針線是不能送外人。

但她才十歲,還算不得大姑娘。

而且郭文浩、智敏和修傑等人都是自小相識,通家之好,倒也不用太忌諱。

原本家仁幾兄弟揹著這樣的牛皮包,盧綜等人就羨慕的不成,但不好開口討要。

如今,他們突然就心願得償了,自然是一萬個高興啊!

特別是郭文浩,當時就把身上的小東西都放進去了,小廝要幫忙拎著,他都捨不得……

盧綜是武將之家出身,又聽說家義天生神力,自然要比試一番。

果然,不“打”不相識,兩人迅速熟悉起來,玩了一日,居然好像相識許久一般……

待得日頭西斜,眾人分開時候,又約好明日去一個盧家老兵開的鐵匠鋪子看武器。

男子天性喜武,哪有對武器不感興趣的。

於是,睡了一晚,李家兄弟幾個又出家門了……

一連三五日,小子們都玩瘋了,根本抓不到影子。

李老太歡喜孫兒們湊一起熱鬧親近,但還是笑罵,“這些臭小子,放出去就抓不回來了。”

正好陶紅英也要進城,就笑道:“娘也和我一起出去走走,散散心?”

李老太趕緊擺手,“我可不去,你趕緊去吧。回來的時候,記得去城南買幾隻燒雞,家義喜歡吃。”

“知道了,娘!”

陶紅英笑著應了,提起織金的披風,扶著林嬤嬤的手,上了馬車。

先前劉夫人孃家有事的時候,她出人出力幫了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