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時候,家義和劉揚都帶了三分醉意回來了。

岳家那邊,初八時候恭候劉嫂子去赴宴。

唐家那邊也很高興李家人登門,一定掃榻相迎。

閒著無事,老少女人們搭配衣裙和首飾,準備禮物,很快又是兩日過去了。

初四一早,眾人吃了飯,拾掇停當,就坐車去了唐家。

趙玉茹和文娟不喜應酬,堅持留下看家、照管孩子。

所以,李老太就帶著陶紅英、溫夫人和劉嫂子幾個出發。

唐家是世代將門,一直守護著東南這片海域,可以說是泉州第一大族。

唐家的宅院在泉州東城,前後七進的大宅院,外加後邊的三條巷子,幾十個院子,住了唐家全族三四百人。

按理說,樹大枯枝多。

家族龐大,總會有那麼幾個不服管教的,行事出格的。

但泉州卻沒有任何唐家欺壓百姓的傳聞。

而且,唐家兒孫大半都在軍中保家衛國,甚至很多都因為殺倭寇和海盜戰死了。

泉州百姓就為了感激唐家這份忠義,不論何等身份,路過唐家門前,文人下轎,武人下馬。

李家也聽說這一點兒了,所以離得唐家大門還有幾丈遠,就下了馬車。

而唐家也待李家極為禮遇,居然開了大門迎接。

唐老夫人同李老太年歲相當,帶了兒媳站在垂花門等待。

一見李老太,唐老夫人就上前握了她的手,笑著寒暄。

李老太本來還有幾分緊張,但唐老夫人孃家也是將門出身,性情爽朗,說話高聲大氣,比新都那些端著架子的貴夫人可是好相處多了。

李老太不過片刻就放鬆下來,同唐老夫人說笑在一處了。

唐大夫人看著端莊大氣,性情外柔內剛。

這會兒她陪著陶紅英、溫夫人和劉嫂子等人走在後邊,笑著同她們說道:“我家母親年輕時候,也陪著父親出海殺過倭寇,性情免不得就……豪爽了一些,還望各位不要見怪!”

“不會,大夫人言重了,老夫人這般巾幗英雄,我們心裡佩服還來不及呢。”陶紅英笑道應道:“再說,我家母親也是爽快的脾氣,說不定和唐老夫人更投緣呢。”

話音不等落地,前邊的唐老夫人和李老太不知道說了什麼,都是哈哈大笑起來。

唐大夫人和陶紅英對視一眼,都是放了心。

很快,眾人到了唐老夫人的院子裡,坐下來吃果子和點心。

泉州一年四季如春,荔枝、芒果、龍眼等果子極新鮮。

幾盤子點心,也是唐家廚子最拿手的。

但李老太等人吃著,卻沒有露出什麼新奇之色。

唐老夫人心直口快,就問道:“老姐姐,你是吃不慣我們這裡的果子嗎?”

李老太搖頭,笑道,“老妹子,你有所不知。

“我家小孫女是個貪吃的,她有個暖房,常年四季如春,也種了這些果子。

“我們家裡人雖然不說日日都吃,但隔三差五也能解解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