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們卻很高興。

因為這是尊重,是認可了他們的辛苦……

天黑時候,留下管事們慢慢卸貨運送。

李震生就和李老二、家仁一起趕回了碎金灘。

李家院子燈火通明,李老太站在村口大樹下,一直在張望等待。

陶紅英和趙玉茹勸了幾次,都勸不回去,就去喊了佳音。

佳音端了一盤子葡萄,走到奶奶身邊,見她一直看著前邊,沒有半點兒察覺,心裡忍不住嘆氣。

父母在不遠游,恐怕就是因為如此了。

年紀大了,有一個兒孫在外邊,老人家都免不得心心念念。

大伯還罷了,一年雖然也走兩趟泉州,但總會回來。

可三哥家義卻是三年沒回來了,家喜和家安兩個更是杳無音訊,生死不知……

奶奶這般盼望,不只是盼著大伯平安回來,更是盼著孫兒們的訊息……

佳音上前扯了奶奶坐到樹下大石上,一邊插科打諢笑鬧鬨奶奶高興,一邊剝了葡萄皮,送到奶奶嘴裡。

直到月上中天,馬車終於回來了。

李震生下車見了老孃,就要跪倒,但被老太太一把扶了起來。

老太太急切往他身後望著,問道:“家義呢?家喜家安呢?一個都沒回來嗎?”

眾人聽得都是心酸。

李震生更是羞愧的低了頭,“娘,這個時節正是倭寇猖狂的時候,家義走不開,沒有回來。至於,家喜家安……”

他沒有說下去,但眾人都聽懂了。

李老太眼裡的亮光迅速就暗淡了下去,強打精神應對。

“啊,是我糊塗了。孩子們都有正事呢,不回來就不回來吧,興許過年時候,就都聚回來了!”

佳音趕緊說道:“奶奶猜對了,我三哥這個時候正忙呢,過年時候一定能回來。

“至於我四哥五哥,他們最淘氣,說不定躲在哪裡憋大招,想給奶奶個驚喜呢。”

李老太想想,還真有這個可能,於是臉上的笑就多了三分,“他們倆啊,最是調皮,小時候可沒少闖禍!

“別的不說,剛到碎金灘的時候,差點兒把福妞兒放石板上烤熟了?

“還去扒大鵝的屁股,被大鵝攆的到處跑,別提多氣人了……”

李老太毫不客氣的揭孫兒的短兒,惹得眾人都是笑起來,簇擁著她老人家往院裡走。

結果,一腳門裡一腳門外的時候,春秀就慌張張衝了出來,大聲喊叫。

“老夫人,我們小姐要生了!要生了!”

“哎呦,婉兒要生了!快,快找穩婆去!”

李老太再也顧不得惦記兩個不著調的孫兒,撒腿就跑去後院,為馬上到來的重孫子做準備了。

陶紅英和趙玉茹也是跟著忙碌,燒水,準備剪刀、乾淨的布巾。

最重要的還是,請了張神醫來坐鎮!

家仁哪裡還有平日的穩重模樣,急的臉色煞白,在窗外轉悠。

婉兒是頭胎,肯定不會生的特別快,註定他要受很多煎熬了。

但陶紅英和趙玉茹見了,都沒勸他去歇著。

畢竟婉兒在屋裡為了他的血脈闖鬼門關呢,他跟著擔心著急是應該的。

佳音心疼大哥忙碌一日,還要這般煎熬。

於是,她給大哥找了個凳子,端了一壺涼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