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沒一會兒,小子們就要回書院了,他們都是有些捨不得走。

特別是貓哥兒抱了胖妹妹,累的臉色通紅,也不撒手。

還是李老太發話,說道:“該去讀書都去讀書,我們這次要住十日半月的呢,不怕見不到。

“再說家裡忙的厲害,趕緊張羅著食堂開業,你們以後中午在食堂吃,晚上就有兩個時辰的空閒了。別說在家多玩一會兒,就是睡一覺都夠了。”

“當真?那可太好了,踢球就能踢個夠兒了!”貓哥兒立刻高興了,把妹妹放下就跑了。

書院都已經敲鐘了,再不趕到,就要挨戒尺了。

其餘幾個小子也是,紛紛同奶奶擺手,然後追貓哥兒去了。

家仁穩重一些,押在後邊,不時喊著弟弟們看路,不要撞了人。

佳音站在地中間,眨巴兩下大眼睛,還有些懵,想說話卻打了一個大哈欠。

方才吃飽了,哥哥抱著打瞌睡,正迷迷糊糊,怎麼就突然被拋下了……

李老太被孫女逗笑了,趕緊抱了她回屋去午睡。

待得孫女睡熟了,李老太交代水靈守著,然後就帶了何嬤嬤,喊了李老三和吳老九一家人到菜地那邊去走走。

陶紅英閒著無事,也跟著趙玉茹去書院食堂轉轉。

大柱兩口子和孫二嫂兩口子,當然也跟去了。

李老三買下的三十畝地,就在小鎮西邊,從京都過來時候也正好路過。

可以說,位置是相當不錯了,田地之前被照管的很好,很是肥沃。

田地邊就是一個小村子,三十多戶人家,遠遠看著屋舍,大半是茅草土坯,都不是特別富庶。

之前李老三僱傭的兩個種菜雜工,就是這裡的村人。

這會兒,他就有些後悔,扶了老孃說道:“娘,當時買地沒考慮周全,這裡的鄰居不好。”

李老太拍拍兒子,笑道:“哪裡都是一樣的,有好人就有壞人。而且說是壞人,但也就是偷懶佔便宜罷了,算不得大奸大惡之人。

“別灰心,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咱們就想辦法解決,埋怨自己沒有用處。”

李老三聽得越發愧疚,一把年歲了,還要老孃勸導和費心,真是不孝。

李老太喊了何嬤嬤,把車裡帶著的瓜子花生帶了一些,然後領著兒子往村口走。

這會兒正是下午時候,該出去幹活的,都已經出去了,村裡就剩了一些老人和孩子。

李老太穿的乾淨利索,但衣料卻是普通的棉布,腦後的髮髻也只插了一根兒銀簪子。

李老三要下田,更是一身灰色粗布衣褲,同普通農人沒什麼區別。

這娘倆一出現,村口大樹下做針線的老婦人們就停了手,盯著他們看。

李老太也不在意,笑著上前招呼道:“老姐姐們,這是做針線呢!我這腿腳痠疼,借你們個地方歇歇,行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