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上下,包括親朋和全村人都知道,佳音的後腦勺絕對不能碰。

這孩子當初摔傷過後腦,昏睡許久,差點兒沒了命!

佳音被師姑扒了頭髮,癢的笑嘻嘻,一邊躲一邊笑道:“娘,師姑,寶珠真可愛,像個貪吃的小倉鼠,以後我能跟她做個朋友嗎?”

陶紅英聽的好笑,瞪了閨女嗔怪道:“還說人家貪吃,你也差不到哪裡去,你們啊,是大哥別笑話二哥!”

佳音吐吐舌頭,又去抱了老孃撒嬌,被嫌棄也不撒手。

一路說說笑笑回了新村,李老太已經惦記的站在門前張望了。

直到孫女小鳥一樣從馬車裡跳出進來,抱了她嘰嘰喳喳說著今日交了新朋友,李老太這顆心啊,才算徹底放下來。

眾人進了院子,說起今日事,李老太和文娟都是跟著驚訝。

特別是李老太抱了孫女,一個勁兒的囑咐,“你啊,以後吃東西可要注意,千萬別鬧這樣的事,知道嗎?”

“知道了,奶奶!”佳音當然是滿口答應了,轉而想起家裡人和村裡人還不知道海姆利克急救法,萬一賈家來人就穿幫了。

於是,她趕緊喊了水靈去收尾。

水靈對小主子可是佩服的五體投地,哪裡管這法子是哪裡學來的,只記著從小主子這裡傳出去就對了。

她立刻跑去村口,正好學堂放學,一眾淘氣小子們,還有蔣先生和不少村人都在大樹下說話。

她就現場教學,務必讓眾人都學會。

眾人聽說是救命法子,今日已經救了一個小姑娘,都是學的認真,甚至兩人配合練習,很快就學個差不多了。

村長大叔和趙叔幾個聞訊趕到,進了李家院子,仔細聽說原委之後,也是重視。

他們回去之後就督促村裡人都要學,更是派人去教了大小王莊和大槐樹村那邊。

當然也有人好奇,這救人法子的來處。

新村眾人毫不猶豫的應答,是張神醫琢磨出來的。

因為佳音是張神醫的弟子啊!

於是,張神醫毫不知情之下,他就被村裡村外的人又敬佩誇讚了無數波……

幸好,他這兩年一直致力於琢磨新藥,很少在村裡和山谷出現。

就是偶爾出現,他也習慣被眾人仰望誇讚了,根本不知道他的小徒弟,給他的臉上刷了一層厚厚的金粉……

溫夫人的猜測居然錯了,因為第二日賈家並沒有登門。

但李家人也不在意,畢竟救寶珠的時候,也不是為了賈家的感謝。

很快,一家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點心鋪子開業上。

九月初八這日一大早,李家老少有一個算一個,連同溫夫人在內,全都穿戴好,一起進了城。

其實,鋪子裡有彭掌櫃和陳喜他們,哪裡就用主子們動手幹活了。

但這可是佳音的第一個生意,家裡老少與其在家乾著急,不如聚在鋪子後院,哪怕聽聽熱鬧,也是底氣和支援。

佳音幸福的簡直心裡冒泡泡,到了鋪子,把家裡人安頓好,就去前邊檢視。

鋪子經過修葺改建,同商街上大半人家有很大區別。

一樓大堂鋪了實木地板,打磨的光滑,又刷了多層桐油,怎麼看怎麼幹淨。

進門位置還鋪了一塊三尺見方的氈毯,進出蹭蹭鞋底的灰塵泥土一類。

進了鋪子,左手邊是櫃檯,只有半人高,取放東西很是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