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貓哥兒走的時候還在舔嘴唇呢,你當我看不到啊。”陶紅英不瞭解旁人,但對閨女肚裡有幾根兒腸子是清清楚楚。

李老四趕緊拿起侄子的剩飯,三兩口吃光,“行了,我吃完了,也沒浪費糧食,你就別敲打閨女了。”

說罷,他就背起閨女,“走,跟你三伯去菜地玩兒。”

李老三揉揉小侄女的頭髮,說道:“三伯給你種菇娘了,已經熟的都發黃了,你這幾日不過來,三伯也要摘幾籃子給你送回去呢。走,去地裡坐著吃,想吃哪個就摘哪個!”

說著話兒,兄弟倆就揹著小丫頭走掉了。

陶紅英瞪眼,哭笑不得同嫂子訴苦,“看見了嗎,三嫂,全家就我一個惡人!”

趙玉茹笑得眼睛彎彎,回道:“福妞兒可聰明著呢,知道你這個親孃管教她是為了她好。走,走,咱們去吃飯,有話慢慢說。”

因為李老四難得過來,這一晚家仁帶了兩個弟弟都請了假,特意在小院兒住一晚。

吃過飯,一大家子人圍在一起。

院門關上,佳音就扯著爹爹從井裡往外拽木桶,桶裡泡了一個碩大的碧玉瓜,足有二十多斤。

禮哥兒和貓哥兒當時就歡呼起來,跳著拍手。

家裡的碧玉瓜太受歡迎了,幾乎是開園就賣光,以至於他們也只吃了那麼兩三次。

之後,洛安這邊有種瓜的,李老三也買過一次,但味道比自家種的差太遠了……

以至於大夥兒一面驕傲家裡種的瓜最好,一面又更遺憾今年是吃不到了。

不想今日突然又有口福了!

很快,碧玉瓜就被切開了。

禮哥兒和貓哥兒忙著給叔叔嬸嬸們都捧了一塊,然後才拿起自己的,送到嘴邊。

大大咬上一口,清甜爽口多汁,幸福的他們都眯起了眼睛。

陶紅英和趙玉茹幾個見了,都是笑個不停,吃完一塊就說太涼,然後把剩下的,讓給孩子們解饞。

貓哥兒吃的肚子滾圓兒,又滿院子追小狐狸,真是吵的要翻天了。

趙玉茹感慨道:“家喜和家安去了南邊,文娟也回了碎金灘,這家裡突然安靜下來,真是不習慣。

“你們可要多住幾日,家裡也熱鬧一下,否則晚上就我們倆,真是更想家了。”

陶紅英卻說道:“我們也想多住幾日,但明日是中元節了,娘要我們順道買了香燭紙錢回家呢。

“還有,侯爺這次出征帶回的傷兵,要安置在牌坊那裡,建一個二村,還要建乾麵條作坊。總之,家裡和村裡都忙的厲害,今日能出來走走,已經不容易了,多留幾天根本不成!”

趙玉茹聽得好奇,就道,“二村也建排房嗎?村裡不是有幾家小子要成親嗎,也要一起挪出來?”

陶紅英點頭,同嫂子仔仔細細說起來。

說來說去,她們免不得就提起了侯爺,於是又引出今日銀樓之事。

李老三和李老四原本帶著侄兒們說出徵的事兒,但哪有八卦吸引人啊,最後也豎著耳朵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