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些沒了父母的孩子,沒了兒女的老人,或者南下途中遭遇不測的殘疾人,就需要進賑濟署了。

朝廷撥錢糧,保證他們不被凍餓而死……

但如今看來,他的很多想法是好的,但傳達到下邊就已經變了味,走了形。

本該救命的賑濟署,卻成了喪命地……

這事還不能怨怪戶部,相信戶部的官員有一堆正大光明的理由,國庫空虛,存糧有限等等。

每一條都能讓他這個帝王,這個天武大家長更焦躁……

所以,李老二願意出面,接管這個苦差事,就顯得難能可貴了。

要知道賑濟署這樣的爛攤子,做好了沒有功勞,做不好反倒會毀了名聲。

李家沒有權衡利弊,沒有隻送糧食藥材,博個美名就算了,李老二是真想做點兒實事,真想為他這個帝王分憂……

李老二從宮裡出來,回到百花園的時候,溫先生和劉志恆已經等在屋裡了。

一見面兩人就急忙拉了他坐下,溫先生說道:“雨生,你這次實在是莽撞了!”

劉志恆也是點頭,附和道:“是啊,賑濟署就是個無底洞,那麼多張嘴,都是老弱病殘,想要填滿,實在太難了。

“我知道你心善,看不得賑濟署那邊的悽慘,但我們可以多送些錢糧過去,實在沒必要都接管下來。”

李老二知道他們是為自己好,也沒生氣,反倒笑著給他們倒茶。

溫先生和劉志恆見他這般神色,猜測他心裡已有成算,也就少了幾分急切。

“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

劉志恆小聲嗔怪一句,惹得李老二笑起來,他仔細解釋道:“你們放心,我是仔細考量過,才去求皇上要接管賑濟署的。

“一來,賑濟署那邊確實太悽慘了,若是沒人搭把手兒,怕是這一冬過去,就剩不了幾個人了。

“二來,我們家裡這幾年喜事一件接一件,我娘也覺得是福妞兒的功勞,總擔心這孩子會為此折損了壽數。正好這些名花是福妞兒找來的,如今用來換物資救人於苦難,也是給福妞兒積福德了。

說罷,李老二喝了一口茶,眼裡多了一抹執著,又繼續說道,“最重要的是,我想借賑濟署這個臺階,嘗試要個實職回來。外人都看著我們李家興旺,我娘是一品誥命,我是伯爺,福妞兒是郡主,但這些都是虛名,關鍵時刻根本不頂用。

“否則,先前福妞兒在宮裡,也不會被苛待。皇后說把福妞兒關起來,就關起來,沒有任何顧忌。無非就是看不起我們李家,覺得我們李家靠著侯爺,哄得皇上高興,才有了今日而已。侯爺不在,福妞兒就沒有撐腰的人了!

“我不想李家的孩子指望旁人來保護,我不想李家只做個哄帝王歡喜的阿貓阿狗一樣存在!我要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我要任何人想動福妞兒、動李家的時候,都要好好想一想,都要顧慮重重,膽顫心驚!

“還有我家老四和侯爺以後要經常出征在外,萬一有人嫉恨,在朝堂和新都裡攪亂風雨,陷害他們,我也要有保護他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