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考場前,所有考生都要徹底檢查,防止夾帶作弊。

幸好,讀書人的體面,還是被保留了,貢院門口搭建了兩個棚子,每次兩個考生進去,脫了衣衫檢查之後,才被放到院裡。

若是有不妥當的學子,就直接被叉出來拖走了。

往年還真有鋌而走險的學子,但今年卻一個沒查出來。

因為所有學子,都怕被坑害,怕被誣陷作弊,多餘的東西一件沒帶!

兵卒們查著沒意思,最後都有些百無聊賴,應付一下就行了。

這個過程,說著簡單,但實際卻很慢很煎熬。

即便天武如今只剩了半壁江山,科考勉強保留下來,刪減了很多不必要的規矩,甚至考上秀才之後,是不是還有減免賦稅之類的優待都不確定,但依舊很多人來考試。

畢竟,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句話刻在了所有天武百姓骨子裡的,不會因為任何事情而改變!

應考學子的隊伍排的特別遠,看熱鬧百姓們就被隔在更遠之外。

這其中也包括書院的院長和先生,還有溫先生、李震生三兄弟,外加馬車裡探頭張望的李老太、陶紅英和佳音。

這次,家仁和禮哥兒要在貢院的小隔間,吃住三日。

以佳音之前的想法,肯定是要給哥哥們張羅一些好東西的,比如餅乾和油茶麵等等,又方便又頂餓。

前者抓起來就能吃,後者用熱水一衝,就是一碗香甜的麵湯。

但書院因為木牌藏紙條一事,嚇破了膽子,直接把學子們需要的吃用之物都準備好了,不容許任何人帶額外的東西,佳音只能偃旗息鼓。

畢竟她對這個時空的科舉真是不熟悉,萬一給哥哥帶了什麼犯忌諱的東西,那可就好心辦壞事了。

眾人眼巴巴望著,眼見要正午了,最後一個學子才走進貢院。

大門立刻被關緊,門裡門外都守了兵卒,刀鋒雪亮,不允許任何人接近。

眾人繼續留下去也沒意義,於是學院留了一個先生和兩個長隨,李家留了鄭豐鄭禾和一輛馬車,其餘人就都回去了。

李老三急著回洛安,中午正是食堂最忙的時候。

李震生也要回酒樓,李老二則想帶著溫先生去花店轉轉。

李老太心裡亂糟糟,惦記孫子,回家也做不了什麼,索性也跟去了新花店。

李老二剛給花店取名叫百花園,牌匾都雕刻好了,掛在小院門口。

侯府大管家送來的花匠一家姓曹,老兩口加小兩口都是本分人,很是勤快聽話。

他們才搬來兩日,已經把小院內外,包括東邊的小花園都拾掇的整整齊齊、乾乾淨淨了。

他們的賣身契也已經從侯府轉到李家手裡了,李老二也同這老少四口說的明白。

他們以後吃住都在小院兒,待遇同侯府一般,四季有衣衫,年節有賞賜。

另外工錢比照侯府那邊漲兩成,因為百花園這邊的活計多,不像侯府那邊清閒。

曹家四口很是惶恐,他們是侯府多年的老僕,郡主又是侯府的小主子,為主子幹活兒是應該的,怎麼還能漲工錢?!

但推辭不過,他們只能接下了。

這幾日,他們可真是忙的腳不沾地,就怕自己對不住這份工錢!

但唯一遺憾的就是,這小院兒雖然叫百花園,如今卻是一棵花都沒有……

溫先生和李老太幾個轉了一圈,對這小院兒都很滿意,也同樣問了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