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明理,兄弟和睦,孫輩兒們出息,這樣欣欣向榮的大家族,怕是全天下也尋不出幾個了。

天黑時候,家仁帶了弟弟們回去書院上晚課。

小子們依依不捨,眼睛恨不得黏在剩下的碧玉瓜上,惹得李老太笑的不成,開口攆人。

“放心,這些瓜不送禮,都留著給你們偷偷吃的,趕緊去上課,明晚回來還有!”

“謝謝奶奶!”

小子們這才放心了,一窩蜂似的跑走了。

半路上,又遇到了從城裡酒樓趕回來的陶紅英和家歡。

於是,他們又一人分了個雞腿。

家仁吃的飽足,實在吃不下雞腿,又不好辜負了嬸子的疼愛之心,就拎著雞腿回了學舍,送給同窗裡最貪吃的一個胖子。

其餘幾個座位臨近的小子們,湊熱鬧一樣,圍了胖子搶奪,到底一人咬了一口,才算罷休。

一時,鬧得學舍裡很是歡快。

其餘同窗,不過是看著他們笑鬧,跟著笑一笑。

但坐在後排那兩個卻是滿眼的鄙夷,神色裡還帶了一點兒得意。

但眾人也習慣了,這兩個就像湯鍋裡的驢糞蛋兒,總是時不時浮出湯麵,彰顯一下他們的存在。

既然挑不出去,那就只能當做看不見了。

就是家仁都沒當回事,畢竟他也不是銀子,做不到人人都喜歡……

李老三和趙玉茹很晚才回到小院兒,沒了孩子們吵鬧,眾人聚一起,吃著碧玉瓜,搖著蒲扇,說著閒話兒,更自在。

很晚,大夥兒才各自睡去。

第二日一早,李老三和趙玉茹天沒亮就去食堂了。

待得早餐忙碌過了,學子們上了課,趙玉茹就返回來,要帶著老老小小們到街上去逛逛,生怕她們在家無趣。

佳音年紀小,好新奇。

文娟要看顧小院兒,要做家務,還要製冰,平日也是忙碌,很久沒上街了,有點兒動心。

李老太和陶紅英則是寵孩子,就算沒什麼想買的,跟著孩子們走走也好。

今日,天空上難得飄了幾朵雲,還沒那麼曬,正是遊玩的好時候。

於是,一家子幾口帶了何嬤嬤和水靈就出門了。

上街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買街尾的粘糕。

佳音一邊走一邊吃,不時跑去看看路邊攤子上的小東西。

但她也只是看看,沒有什麼能入眼的,畢竟做工太粗糙了。

結果,一個小販兒許是半日沒開張了,又瞧著她們穿戴不錯,就纏磨著不停介紹。

最後,他拿出一對雕工很是不錯的木牌,說道:“這是放到寺廟裡開過光的平安福,你們家裡有考生嗎,買回去給考生帶著,一定順利高中!”

趙玉茹在學院,常看學子們腰上掛著這東西,就笑道:“學院裡倒是很多人都有,瞧著確實不如這個好。”

“那是當然了,這位夫人,這兩塊牌子是檀木雕刻的,又在廟裡供了七七四十九日……”小販說的天花亂墜,卻突然被佳音懷裡的三條打斷了。

三條也不知道怎麼了,許是看小販不順眼,衝著他一直呲牙,甚至躍躍欲試,想要跳過去咬他一口的模樣……

三更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