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館裡,有人就說,“溫家這是什麼意思,不要兒子了?!”

“不能吧?之前溫家老太爺在外邊赴宴,提起溫御史還很驕傲呢,說是溫家出了麒麟子,難道現在兒子闖禍就立刻拋棄了?”另一客人說道。

拎茶壺的小夥計笑嘻嘻的,左右看看小聲說道:“誰說溫家對溫御史好了,我聽說的可不一樣!

“我家鄰居六舅家兒媳婦的嫂子的姐夫是做中人的,去年接了個活兒,是替李家找個小院子,院子寫在了李家長孫名下,但住的人卻是溫御史!”

“什麼?你說溫御史如今住的是李家的地方,沒住自家?”一茶客們驚訝道。

大家還想再問,小夥計卻不肯說了。

有人會意,塞了一把銅錢,小夥計這才繼續說道:“是真的,不信你們去打聽一下,溫先生從回了新都就沒在自家住過幾天,做了御史前後都在住客棧。

“許是李家知道了,實在看不過去,又不願傷了溫御史的顏面才想出這麼個辦法……”

有茶客不是常住新都,有些疑惑的問道:“李家為什麼對溫御史這麼好啊?”

小夥計趕緊過去倒茶,熱情科普,“李家是從北邊逃荒過來的,路上遇到溫御史,一起互相扶持逃命,相處的很親近,李家長孫更是拜了溫御史為老師呢!”

“怪不得,李伯爺整日在大理寺天牢外邊守著,原來溫御史是他兒子的老師!”有人恍然大悟道。

但也有人看的通透,“那還是李家重情義,畢竟天下拜師的多了,能為老師做到這般的沒有幾個。”

“也是,”旁人也是感慨,“聽說今天李伯爺身邊多了個少年公子,瞧著很是體面,恐怕就是溫御史的弟子了。”

小夥計穿花蝴蝶一般在各桌兒中間走動,這時候又說道:“前幾天還聽說,溫家要給溫御史娶妻,溫御史好像不同意,鬧的厲害呢……”

“哎呀,這事我也聽說過!”一個客人介面說道:“好像女方不是太溫柔,但家裡不錯。溫家想給長子挪挪位置,看中這門親能幫襯一把了,但溫御史死活不同意,鬧的厲害!”

“換我,我也不同意啊!”小夥計嗤笑,“讓我娶個厲害媳婦,就為了岳父能幫襯哥哥,那還不如我哥去娶呢,拉著我幹什麼?!”

眾人都是笑起來,有人就道:“你就別生氣了,這事死活兒也輪不到你一個小夥計頭上,哈哈哈。”

這麼一笑鬧,話頭兒就岔過去了。

但溫家偏心,看重長子,苛待溫御史,卻是人人皆知了。

那溫家如今這般關門閉戶,對溫御史不聞不問就有理由了。

一連三日,劉志恆帶了崔夫人到處求人,也當真在求情的摺子上,添了七八個名字。

但他們一連去了溫家兩次,卻都吃了閉門羹。

兒子犯錯,父親出面求情是天經地義,就是聯名再多外人,也總要溫家出面把摺子送上去啊!

無奈之下,劉老太爺作為溫御史的師伯親自去了溫家。

所有人聽說了這事,都在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