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浩上了馬車,抱了佳音給的一籃果子,臉上的笑就沒停過……

城門已經落鎖了,所以,劉老爺子和劉志恆也住到了崔家。

溫先生藉口陪老爺子喝醒酒茶,也到了崔家,但一老一少具體談什麼,就沒人知道了。

村裡婦人們給李家幹活從來不偷懶,偌大的院子,不過半個時辰,桌椅板凳就拾掇好了,鍋碗瓢盆文也刷洗乾淨了。

因為家裡孫兒多,又喜歡宴客,所以李老太之前掏了一筆銀子,直接定製了二百套碗盤和筷子,還有圓桌兒和長條凳。

平日這些東西就放在學堂的空房間裡,不管是李家,還好村裡誰家有事要辦酒席,都可以去取用。

這會兒老少爺們兒幫忙送完桌椅盆碗,也都回家了。

李家大院兒終於安靜了下來,李老太過去看看孫媳婦兒,見她吃過飯了,然後就攆了笑嘻嘻的小孫子們,嚴嚴實實的關了門……

新婦登門前三日,按照規矩是要洗手作羹湯的。

但文娟手藝一般,李家的灶間和家裡的也有不同,一下子要張羅二十多人的飯菜,就有些手忙腳亂。

陶紅英見了,就讓她負責熬小米粥,其餘活計都是何嬤嬤和水雲幫忙完成。

文娟又是感動,又是羞窘,暗暗下決心以後一定多學學。

飯桌兒上,老太太聽說孫媳婦熬了小米粥,還誇讚說香濃粘稠,惹得文娟臉色更紅。

待得吃了早飯,敬過茶,眾人坐在一起熱熱鬧鬧說了話,劉家幾口就回城去了。

臨上車前,劉老爺子扯了李震生閒話幾句,“王家老三那事鬧得挺大,各家說起來都有幾分同情,你們行事上還是要謹慎一些,穩妥一些。

“而且王家的老大和老二要回來了,老二就算了,平平無奇,但老大的心機和手段都不差,你們可要再小心些。”

李震生笑了,拱手行禮,“多謝劉伯伯惦記,我們家裡從來都是不惹事也不怕事。王家一而再,再而三的算計我們,甚至想把我們李家捏在手裡,想動搖碎金灘的根基。

“我們李家若是不回報幾分,怕是外人更以為李家好欺負,都要尋機會撲上來咬幾口了。我是寧可讓外人怕李家,也不想人人都敢來欺負李家的!”

劉老爺子點頭,不但沒因為李震生反駁氣惱,反倒更多了幾分欣賞,“可惜你爹過世的早,否則我真是想同他取取經,到底是怎麼教匯出這麼出色的孩子。你們四兄弟都不差!

“以後只要一直這麼團結,行事有度,何愁李家不更興旺?!”

“劉伯伯謬讚了,其實我們兄弟就是虧吃的多了,跟頭摔多了,慢慢也就成長了。”

李震生這話可不是自謙和客氣,他們四兄弟哪個也不是蜜罐子里長大的,風吹雨打受的多了,自然也就有韌性了。

送走了劉家幾口,沒一會兒,溫先生也要回城去了。

家裡沒什麼事,明日又是大朝會,李老二索性就同溫先生一起上了馬車。

兩人逛了逛書畫鋪子,買了幾本新書,就回了小院兒。

第二日一早,照舊是天不亮就起床出門,站在朝堂上,李老二還在偷偷打哈欠。

好不容易熬到下朝,他人倒也精神了,隨著眾人往外走。

結果剛出了宮門,他不等尋找自家馬車,就被人攔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