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食是陶紅英準備的,佳音也添了一些新鮮果子。

包裹則是李老太攢了一個多月的成果,有狼皮的護膝,鴨絨的馬甲,鴨絨的褥子。

不必說,這鴨絨馬甲和褥子,也是佳音的主意。

最近,家裡和酒樓裡,已經成了鴨子的閻羅殿。

一日總要消耗個十幾只,幾乎把新都附近的鴨子都吃光了。

鴨絨浪費可惜,佳音就攛掇老孃幫忙把鴨絨都收集起來。

然後她動嘴,奶奶動手,耗費了幾日功夫,居然當真做出了這麼兩件成品。

為此,李太太還特意沒有燒炕,睡了一晚鴨絨褥子,真是非常保暖。

她恨不得再給侯爺做一套鴨絨襖褲,只可惜鴨絨不夠。

要知道,老四和大勇都能輪流回來歇息,只有侯爺一直堅守在營地。

這樣的冬日,營地連火炕都沒有,不知道怎麼遭罪呢。

當天下午,李勇就打馬跑回來了。

蕙娘再是剋制,臉上也是笑開了花兒,當晚,他們夫妻自然是又在李家吃的飯。

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李勇是真把自己當做李家第五子。

出門回來,必定要過來給李太問好,吃個團圓飯……

歡快的日子總是過的飛快,一晃兒又是三四日。

陶紅英去酒樓做菜了,蕙娘和劉嫂子,還有孫二嫂幾個村裡的婦人都跑來李家,幫忙佈置新房。

雖然被褥和木器等都是彭家那邊準備,但窗紙要重新糊,炕蓆也要換新的。

各處要擦抹,房樑上的灰塵都要打掃。

佳音難得乖巧,跑來跑去幫忙遞個小物件,惹得婦人們都是誇讚。

正這個時候,院子外邊突然吵鬧起來。

李老太探頭一看,原來是家仁等幾個孩子回來了!

她歡喜的趕緊迎了出去,問道:“這是學院放冬假了嗎?”

“奶奶!”

“奶奶,我想你了!”

“奶奶,我想吃您蒸的蛋羹!”

小子們團團把奶奶圍住,這個抱胳膊,那個摟腰,恨不得掛在奶奶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