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蕙娘忙的厲害,忘了回來給兩個孩子送糧食,劉嫂子就幫忙喂一頓。

李老太怕工地上眾人走動,碰到孫女,就到了劉家,給孫女脫了鞋,攆她上炕同三個奶娃娃玩耍。

劉嫂子和吳大娘都知道佳音懂事聰明,也不擔心她傷了三個娃娃。

她們湊在一起琢磨添冬衣,別看現在天色不錯,但說要落雪,興許一夜過後,天地間就白了。

禦寒的衣物,過冬的物資,都要早早準備好。

佳音昨日被笑話了一場,今日索性也豁出去了,一手抓了一個胖娃娃的腳丫子,逗弄他們玩耍,心神卻在空間裡逛遊。

菜譜終於快要抄寫好了,這幾日就要把青菜種下去了。

硝石製冰的方子給了大伯,以後酒樓裡,海鮮肯定不會缺。

豬羊肉,市集上也能買到,甚至村裡豬舍那些大白豬,肉質比外邊賣的還好,拿去酒樓做菜也更出彩。

她還能幫忙的,也就只能從青菜這方面下功夫了。

這也是最方便,見利最快的空間變現方式了。

只要一想到,冬日時候一把青菜,輕鬆賣個二兩銀子,她就打了雞血一樣,恨不得立刻到寒冬臘月……

李老太幾個做了半晌針線,一回身就見佳音睡著了,手裡的腳丫子還沒撒開,惹的兩個孩子不時蹬著小腿抗議,要哭不哭的模樣,很是委屈。

李老太趕緊把孩子的小腳丫解救出來,又給孫女枕了枕頭,小聲笑道,“這丫頭許是要長個子,最近白日裡不少睡覺。”

“這是好事兒,福妞兒也該長個子了。上次在劉家,被罵了一句矮包子,她可生氣了!”劉嫂子笑道,“連我都聽說了,可見這孩子多在意。”

倒是吳大娘勸道,“小孩子都盼長大,其實有什麼著急的,長大了離開家,就又想回到小時候了。”

這話可是說到老太太心裡去了,“可不是嗎,家安家喜他們在書院那邊,也是哭咧咧,喊著想家呢。

“我明日就要過去住幾日,家裡這邊還要你們多費心。我把春分留下,給蕙娘打個下手,再有事就讓人往洛安送信兒。”

“好啊,嬸子放心去吧,家裡都是小事兒。”劉嫂子點頭,吳大娘也是說,“孩子重要,過一段時日適應書院就好了。”

當晚,李家飯桌兒上,李老太聽得兒子上朝沒什麼大事,一切順利,就更放心了。

第二日一早,葉山趕車,冬梅和何嬤嬤、水靈跟著,老太太就帶了佳音出發去洛安小住了。

老太太閒不住,除了祖孫倆的吃用之物,還帶了不少針線,打算趁這幾日趕製幾套冬衣出來。

何嬤嬤也沒攔著,大不了她們幫忙多做一些就是了。

老太太是個勤快的,勸她閒下來,根本不可能。

馬車踢踢踏踏,一路到了洛安小鎮,鋪子裡只有李老三和吳三嬸子夫妻在忙活。

老太太打個招呼,就先回了新院子。

結果,馬車剛停到院門前,何嬤嬤抱下佳音,還要去扶老太太的時候,隔壁人家卻突然開了門。

一個年輕婦人抱了個四五歲的小丫頭,走了出來。

佳音看的清楚,小丫頭居然是囡囡,但年輕婦人卻不是李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