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劉嫂子動了胎氣,吳大娘也有些不好,張神醫剛給她們把完脈,都要喝湯藥。

老太太嚇了一跳,趕緊問道:“怎麼回事,怪不得方才沒看到她們?”

劉鏢頭就道,“聽說蕙娘這邊兇險,她們都想過來看看,結果我媳婦絆了一下,肚子有些疼。吳大娘害怕,趕緊找人幫忙,跑的急了,也犯了老毛病。”

“這事鬧的!”李老太真是不知道說什麼好了,趕緊下廚又煮雞湯麵給兩個病號。

陶紅英忙的飯都沒吃一口,已經趕去山谷那邊去了。

這會兒,家裡只有老太太一個,一時間倒是有些支應不開。

幸好,家喜家安幾個都大了,幫忙劈柴燒火,舀水刷鍋都算麻利。

佳音坐在門檻上,一邊扒麵條,一邊想著葉山什麼時候回來。

有了侯爺調來的嬤嬤和丫鬟,家裡人還能輕鬆一些。

說曹操,曹操就到。

還不等佳音的飯碗不等放下,冬梅和葉山就領人進來了。

冬梅一見老太太扎著圍裙,忙的滿頭是汗,趕緊接過了活計,“老夫人,都是我不好,趕在這個時候去接人,耽擱做飯了。”

老太太笑呵呵擺手,“哎呀,別這麼說,紅英下好打滷麵才過去山谷那邊,我也沒幹什麼。

“這會兒又動火是因為劉嫂子和吳大娘有些不好,劉鏢頭不會做飯,我臨時下廚給她們做點可口的飯菜吃。”

佳音坐在門口,沒有理會奶奶和冬梅說什麼,只是仔細打量葉山帶回的嬤嬤和丫鬟。

那嬤嬤不過四十歲,相貌平平,穿著棉布衣裙,頭髮梳理的一絲不亂,半垂著頭,雙手交疊放在腹部,顯見是個懂規矩,或者說習慣了長期守規矩的人。

兩個丫鬟都是十二三歲的樣子,穿了水綠色的衣裙,一個圓臉,大眼眨啊眨,好似很活潑,一個長臉細眼,繃著臉很嚴肅。

葉山上前同佳音行禮,“小姐,侯爺安排的人手接回來了。”

佳音端了碗起身,那長臉的丫鬟猶豫了一下,還是上前接了碗放到了一邊的石磨上。

佳音眼裡有了一點笑意,說道:“辛苦山叔了。”

“小姐言重了,都是屬下應該的。”葉山退到一邊,嬤嬤和丫鬟上前行禮,介紹自己。

嬤嬤姓何,是宮裡出來的,之前伺候過一位太妃十年。

太妃過世後,她又在御膳房做了三年掌膳姑姑,後來調去醫署給專精兒科的御醫打下手,做了十年。

如今年老要出宮,正好侯爺討要人手,就把她賞賜過來了。

這嬤嬤說話不緊不慢,神色也恭敬平淡,這份穩重,不只佳音喜歡,就是隨後出來的李老太也聽得點頭。

今日孫女被封郡主的訊息傳了出去,以後關注孫女的人肯定不少。

雖然小孩子年歲小,人前真是有失禮之處,也不會有誰計較。

但孫女是李家的寶貝疙瘩,全家都不想她受半點兒委屈!

這個何嬤嬤懂規矩,膳食和醫藥都精通,有她在孫女身邊,絕對是最好的幫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