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商量著,佳音聽著貓哥兒他們好像在院子外邊,就掙扎下地,跑了出去。

原來,貓哥兒幾個淘氣小子,書包都來不及放下,就在門口踢起了豬尿泡,玩的大呼小叫,熱鬧之極。

佳音笑嘻嘻看熱鬧,沒打算加入進去。

她這個小胳膊小腿兒,一個不好摔倒了,容易成了第二隻球……

正是熱鬧的時候,山谷那邊突然跑來兩輛馬車,速度很快,孩子們嚇了一跳,趕緊避到門前。

家安和家喜扯了貓哥兒塞到身後,又抱了妹妹,護在懷裡。

馬車幾乎是眨眼間就奔騰而過,好巧不巧的碾碎了豬尿泡,氣得淘氣小子吱哇亂叫。

正好村長和李老二他們回來,見得孩子們這樣,就笑道,“這是小事兒,都別吵了,明日讓你們先生進城,買幾個羊皮球回來,你們以後閒著無事都可以踢!”

“當真?”小子們可是高興瘋了,立刻把方才的小事扔去了腦後。

李老四抱了閨女,囑咐村長和自家二哥,“這幾個人以後別讓預約了,不準再來咱們山谷!”

“放心吧,他們怕是也沒那個膽子再來。”李老二擺手,“今日家裡熱鬧,先不說這個,等我以後好好打聽一下。”

眾人點頭,這事就算了。

灶間裡,幾個婦人陪著陶紅英,忙的是不可開交。

家裡照舊是吃殺豬菜和兩合面的饅頭,但李老四和李勇吃過飯就要回去碼頭,總要給侯爺和他們交好的兵卒兄弟帶點吃的。

於是,陶紅英多發了兩盆面,打算蒸二百個包子。有面有肉也有菜,味道好,又管飽。

很快,李勇小兩口也來了,蕙娘也加入了包包子的隊伍。

太陽昇到頭頂的時候,飯菜就出鍋了。

村裡老老少少每人都捧著個大陶碗,盛了骨湯燉的酸菜、大肉片和血腸,筷子上還串了兩個大饅頭。

找個陽光充足又避風的地方一蹲,大夥兒吃喝閒話兒,真是無比的滿足。

佳音也跟著湊熱鬧,端了一隻小碗,碗裡是老太太從骨頭上摘下的肉,還有一個宣軟的大包子。

她蹲在爹爹身邊,一邊吃一邊聽爹爹說起碼頭軍營的小事。

先前,侯爺以退為進,徹底馴服了朝中那些目光短淺的老傢伙。

如今軍餉足額髮放,軍糧充足,軍械軍備也大半都換了新的,足以支撐兩萬人馬出征兩三月之久了。

而若是一切順利,侯爺出征歸來,玉米和土豆秧也長到了一尺高。

蠻人緩過力氣還要三兩月,那就是秋日了,玉米和土豆該豐收了。

到時候整個天武都知道有了高產糧食,可以迅速恢復國力,而收復江北,絕對有希望,上上下下就更會團結一切力量,只等反攻了。

無論文武百官,還是帝王,都特別看重史書上的幾筆評判。

天武的半壁江山,是在他們手裡丟掉的。

若是能夠搶回來,他們還能保下幾分顏面,否則史書上,他們都是妥妥的喪家犬,無能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