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二十親兵,就趁這會兒上來同眾人告辭,打算奔去京都。

眾人自然不能這麼放他們走,於是拉著他們在樹蔭下坐了,簡單吃了一口飯,墊墊肚子,又開了一個大寒瓜。

碧綠的外皮,紅豔豔的瓜瓤,甜美的滋味,讓所有親兵都是讚不絕口,也興奮的不成。

這可是寒瓜啊,聽說是皇上賜名的好東西。

京都裡怕是那些貴人都不見得能吃過,他們居然能捧在手裡大口啃!

村長笑呵呵招呼他們,“瓜籽一定別嚥下去,吐出來留種。今年這東西太金貴,大夥兒嚐個新鮮就罷了。明年村裡把河灘地都種了寒瓜,到時候帶你們去田裡隨便吃。”

“好啊,村長,我們可是記住了,明年我要自己吃一個,抱著啃!”

一個年紀不算大的兵卒笑嘻嘻喊著,惹得所有人都是笑。

村長大手一揮,豪爽許諾,“明年,找個時候把溫泉空出來一日,讓你們一邊泡著溫泉,一邊抱著啃寒瓜都成!”

眾人想想那畫面,笑的更歡喜了。

二十個人,分吃一個寒瓜,一人也不過就一塊罷了。

待得吐了一碗籽,眾人就起身繼續趕路。

李家人也回了村子,崔夫人和溫先生正坐在李家門前的樹蔭下乘涼,見到馬車,都是站了起來。

李老四跳下車轅,大步上前行禮,說道:“溫先生,所有書籍一本不差,都帶回來了。”

“這可太好了!”溫先生拍拍李老四的肩膀,笑道,“你們吃苦了吧?受沒受傷?”

“沒有,碰到一點兒小麻煩,但也解決了。”

李老四隨口應了一句,就開始往下搬藏書。

很快,所有書本和葉公子採買的東西都搬到了屋子裡。

佳音抱了崔夫人的脖子,同她顯擺自己新得的好東西,惹得崔夫人笑個不停。

溫先生回身看到,心裡滋味複雜,眼底也帶了幾分熱切。

李老太惦記孫兒,就問道:“先生,這些書實在是不少,家仁一個人要抄寫到什麼時候?是不是要找人幫忙?”

溫先生笑道,“我前幾日又去了一趟郭家,郭先生聽說老四他們進山一個月還沒出來,也很是惦記。我趁機提了一下,他也同意了。

“這些書,我會送去書院,同彭先生說,請家仁同班三十多個學子一起抄寫。而這些手抄本也會放在書院一年,供給那些書院的學子們閱讀,算是回報學子們的辛苦!”

李家眾人一時沒反應過來,只覺得這般有些折騰。

但佳音卻明白了,溫先生這是給家仁造勢呢。

這年頭,藏書可是比金子都珍貴的存在。

更何況郭家以前是開書院的,能讓郭家人逃命時候都帶在身邊的書籍,更是珍貴稀少之極。

家仁和同窗們即便是幫忙抄寫,也相當於通讀一遍,受益肯定不少。

而這些手抄本,留在書院一年,就算只能看不能抄寫,那也會讓學子們開開眼界,增長閱讀量。

若是碰上聰慧的學子,讀幾遍就能默寫的那種,說不定還能給書院留下幾十本。

最重要的是,一年後,這些藏書送回李家,家仁就會成為書院的香餑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