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正好在擺晚飯,陶紅英趕緊麻利的加了兩個菜,才請溫先生上桌兒。

溫先生讓溫海提了兩隻簍子進來,一隻裡面裝了大半下的雞蛋,一個裡面裝了兩隻母雞。

“這是師妹讓我捎帶的,她那個莊子在挖荷塘,怕是要忙幾日才過來。”

“挖荷塘?”李老太驚訝,問道,“這可不是小活計,人手夠嗎?”

“夠用,”溫先生笑道,“嬸子有所不知,她那莊子上的人手,還有一些是侯府招攬的,給這些人找些重活幹,趁機看看什麼品行,偷懶耍滑的就要攆出去。”

眾人這才放心,齊齊坐下開始吃飯。

吃過飯,撤了飯桌兒,眾人一起喝茶,溫先生說道,“學院那邊我已經安排好了,三日後,家仁直接過去就行。”

說著話,他從懷裡拿了一張帖子。

“到了學院門口,把帖子給門子就行。自然有人招呼,我有空閒就會去看看,但更多時候,家仁還要靠自己,與同窗相處,適應課業,照顧自己吃住,你心裡要有個準備。”

家仁趕緊雙手接了帖子,鄭重道謝。

李家人都是替家仁高興,趙玉茹說道,“我這兩日趕一趕,給家仁縫兩件新衣衫。”

陶紅英也道,“我給家仁炸一罐肉醬,多做點兒乾麵條,萬一飯菜不合胃口,還能墊墊肚子。”

李老二也是笑道,“娘,到時候我送家仁過去。”

佳音早就躍躍欲試了,她可憋悶好久了,早就盼著出去走走。

這會兒,她就抱了奶奶的脖子,胖乎乎的小身子扭成麻花一樣,“奶,福妞要去,要去!”

老太太也惦記看看大孫子以後讀書的地方,又被寶貝孫女鬧的不成,就趕緊投了降,“行了,行了,到時候,誰的活計能放下,就都跟去好了。”

家安家喜早就眼巴巴盼著了,聽得這話他們當時就跳起來。

“哦,要出去玩了!”

“送大哥上學了!”

眾人都是好笑,兩個淘氣小子在山谷裡當夥計,躲懶最是方便,他們是一定要跟著去了。

李老太想起一事,就同溫先生說道,“先生,村裡秋日時候要建學堂,不能讓這些小子就這麼在山谷裡當一輩子夥計啊。您有合適的人選,幫我們村子物色一個?”

溫先生點頭,“我平日也有留意,慢慢看看,肯定能找到合適的。”

“太好了,這些小子像野馬一樣,套上籠頭才能老實一些。”

家裡人又閒話幾句,溫先生想了想就道:“嬸子,前幾日老四同我說起,要查查城南柳樹巷子的一戶人家,我派了葉海去打聽。那王家是旁支,嫡脈也是老牌世家,做官和讀書的確實很多。我也有個同僚是王家的,旁敲側擊幾句,問出一些東西……”

老太太緊張的抓了椅子扶手,哆嗦著嘴唇半晌才問道,“王家……那個人,可是我家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