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村長點頭,囑咐王員外,“想不起來也彆著急,先把病治好了。你回不回家來,你娘和弟弟們不在意,你無論在哪裡過日子,只要平安康健,他們就高興。”

王員外聽得心暖,起身再次行禮。

眾人也沒追問王員外在城裡如何生活,日子富庶還是貧窮,只撿了村裡村外的瑣事說了半晌。

李老太想起洛安小鎮的那個鋪子,還有大孫子的書童,就道:“村長,家仁去洛安書院杜書了,老四說那裡的學子都有書童,書院大,有人跑腿做點兒雜活也方便。我想著在村裡,給家仁也尋一個。”

“這是好事啊!”村長連連點頭,應道:“村裡小子機靈的不少,選一個跟著家仁也開開眼界,漲漲見識。”

趙叔幾個也跟著說,“二狗子和小石頭他們都不錯。”

李老太就道:“吳三嬸子聽了幾句我們閒話,想送狗剩兒過去,那孩子先前沒少吃苦,有些膽子小。書院都是讀書人,也許那孩子去幾年能養養性子。”

村長和趙叔幾個都是恍然大悟。

“對啊,把狗剩兒忘了,這孩子確實更合適。只不過要讓他爹孃教教洗衣做飯這些雜活兒,他家就一個孩子,怕是什麼都不會。”

“倒是個機靈孩子,在山谷當夥計,瞧著也沒什麼差頭。”

眾人幾句話就算把這事定了下來。

李老太又說道:“這孩子給家仁當書童,吃喝穿戴當然是我們家供給,一個月再給點兒零花錢,至於多少就由我們家和他爹孃商量了。”

“成,”村長擺手,“你們家裡辦事一向妥當。”

李老太笑了,“一碼是一碼,事先說好,省得最後傷了和氣。”

李老四去灶間端出兩盤子櫻桃,隔壁大槐樹村很多人家種了櫻桃樹,這個時節正是應季,幾文錢就能買一小籃子。

常有大槐樹的孩子拎著過來叫賣,家安家喜嘴饞,家裡隔幾日就給買一次。

眾人吃著櫻桃,佳音也跑來,但只吃一顆就敗退了。

這個是空的櫻桃樹沒經過嫁接和進化,看著不錯,但吃起來味道實在不敢恭維。

老太太怕她搗亂,把她摟在懷裡,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村長,溫泉山谷那邊也開了差不多一個月了,進項不少,是不是給大夥兒算一部分工錢?家家戶戶的銀子幾乎都投進去了,平日買個油鹽醬醋,或者給孩子買點零嘴兒,手頭都沒銀錢。”

村長愣了一下,手裡菸袋鍋直敲自己的腦門兒。

“哎呀,我這腦子,不成了!怎麼什麼事都想不起來呢。前日還跟老趙他們說,家仁交束脩怕是沒銀子,要讓老二算算,給大夥兒發點工錢呢,怎麼就扔到腦後了。”

趙叔幾個也是笑,“我們還當你已經說過了呢。”

老太太生怕村長急壞了,趕緊勸道,“我們家裡原本還有家仁的束脩,之所以想要工錢是有點兒別的事。”

“什麼事啊,嬸子,家裡遇到困難了?”崔夫人問道,“我這裡有銀子。”

就是王員外都問了一句,“我這裡也有……”

李老太趕緊擺手,“不是什麼大事,是書院那邊有個鋪子不錯,我想讓老三一家去賣點吃食,家裡多點進項,也順帶照顧一下家仁。”

眾人都鬆了一口氣,“這是好事,家仁有福,家裡這麼惦記他。”

村長想了想就道,“那晚上我過來同老二算算看,該開就給大夥開工錢了。總要讓大夥兒嚐嚐甜頭,幹活才更賣力氣。”

眾人都笑起來,“對,要想馬兒跑,就得給馬兒吃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