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2/2頁)
章節報錯
親兄弟明算賬,家裡孩子慢慢大了,各房也該給自己攢點家底兒了。
她這個當孃的,最應該做的就是一碗水端平。
以後無論兒子們有任何不高興,有這張紙在,就能分出去是非曲直。
至此,開鋪子的事,就算板上釘釘了。
陶紅英拉了趙玉茹和家歡,興致勃勃琢磨鋪子賣什麼。
洛安小鎮上本身居民不多,所有生意都是面對書院的學子。
據說洛安書院,樣樣都好,就是灶堂讓人不能恭維,飯菜簡單,味道還一般。
幸好,書院允許學子們中午和晚上都出來吃飯、走動、買東西。
這也是學院大門對面就是商街的原因!
論起可以隨意變化,又輕易吃不膩的吃食,那非餃子莫屬了。
餡料可以任意搭配,煮的水潤清爽,蒸的保持餡料原味,還可以搭配米粥和小熗拌菜。
最主要是方便,不廢功夫,吃完就走,一刻鐘足矣,太適合中午出來找食兒的學子了。
至於晚上,蒸米飯饅頭,炒幾個菜,像山谷一樣配套餐最好了。
花費很少的錢,就能吃到好幾個菜。
若是手裡有銀子的,還可以額外再點菜,請同窗熱鬧或者自己慢慢吃頓飯都行。
等再熱一熱,也可以添個涼皮之類,冬日時候,再換成砂鍋油餅,或者小湯鍋子。
總之,小食鋪子就這一點好,成本不高,隨時換產品都方便。
灶間裡忙忙碌碌,香味瀰漫,不時有各色餃子端出來,要大夥品嚐,幫忙提提意見。
老太太坐在堂屋裡,點了油燈做針線。
佳音就來回跑,一會兒看看熱鬧,一會兒陪陪奶奶,最後小肚子吃得溜圓,也終於睏倦了。
老太太扔下針線,抱了孫女進屋睡覺。
眼見孫女睡的小懶豬一樣,鼓著白胖的臉蛋,她真是愛的不成。
抬手想給孫女蓋蓋薄被,被下就露出了六個五兩的銀錁子,她愣了一下,就趕緊收了起來。
末了她低頭親親孫女的腦門兒,心裡無比的欣慰,又想著早些扯料子,給趙叔他們幾個的夏衫趕緊做出來。
家裡趕不出來,就找村裡的婦人們幫忙,給錢好像傷感情,那就給幾個鹹鴨蛋。
小孫女會走路之後,時常跑去灶間,家裡的鹹蛋罐子和雞蛋簍子就沒空過。
小丫頭自以為做的巧妙,其實這家裡,多根草都瞞不過她這個大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