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迎了新媳婦兒進門,開了酒席,眾人奔著自己喜歡的菜色下了筷子,這誇讚就更擋也擋不住了。

“孫夫人,你家這做酒席的上灶師傅從哪兒請來的?這做菜也太好吃了!”

孫夫人心裡得意,嘴上卻謙虛,“說起來也是巧呢,先前請的廚子有事來不了,臨時找不到人,家裡急的不成,結果我表妹介紹了一個李嫂子,就住在清水村,說祖上是御廚。

我原本也沒當回事,想著不丟臉就成了,哪裡想到這李嫂子手藝當真這麼好。”

問話的客人也是驚訝,“哎呀,御廚的後人,這可是不容易尋到。工錢花了不少吧,請人是不是特別不容易?”

“沒有,沒有,”孫夫人趕緊擺手,忙不迭誇讚李家,“這李嫂子手藝好,人也踏實,昨晚就帶了四五個人手過來開始忙活兒了,加今日早飯和酒席,總共才要了二兩銀子的工錢!”

“二兩?”客人瞪大了眼睛,“這可真是不多,前些天趙秀才家裡老孃辦壽宴,聽說他家請那廚子,兩桌菜就要五兩銀子,還不如你家這菜色新奇好吃呢!”

孫夫人聽得是眉開眼笑,臉上倍覺光彩。

前院孫老爺同友人的那桌兒,也是吃的盡興,甚至那道鯉魚躍龍門額外又做了一條送上去,實在寓意太好了。

一場酒席,賓主盡歡。

待酒席結束,客人都走得差不多的時候,忙活了大半日的陶紅英幾人才就著一盆炒白菜,還有酒席剩下的骨頭湯,一人啃了一個兩合面的饅頭。

孫夫人送完最後一個賓客,剛到灶間就見到李家人這般,更是滿意。

“哎呦,你們太客氣了,怎麼沒炒盤肉?忙活一上午,只喝湯能吃飽嗎?”

“沒事的,夫人,我們也是累了,不想再動手,有什麼就簡單吃一口。”陶紅英應了,嚥下最後一口餅子,低頭見閨女饞的口水橫流,就用筷子給她沾了一點兒骨頭湯。

佳音的小舌頭舔的飛快,還想要更多,可惜陶紅英怕她壞肚子,卻不肯給了。

李老四接過閨女,陶紅英幾個收拾灶臺,很快就拾掇利索了。

孫夫人回去拿了二兩銀子,居然還添了一盒子精細點心,又用油紙包了一個滷肘子,一包肉丸子。

“這些都拿回家吃吧,今日真是辛苦你們了。以後我們家裡有酒席還要勞煩你們上門!”

陶紅英客套兩句,也就收了,再次道謝,李家人才踏上回家的路。

李老太眼看著日頭西斜,兒子兒媳們還沒回來,就有些惦記,倚在院門口兒張望。

吳翠花兒看的心裡泛酸,就嚷道,“娘,您著什麼急呀?他們該回來的時候肯定就回來了,再說回來早可不是好事,興許是菜炒砸了,被攆回來了呢。”

牆頭上放了一些栗子殼,李老太抬手抓一把就砸了過去,吳翠花兒抱頭直接鑽進了屋子。

就在這時,村口終於見了陶紅英他們的身影,李老太趕忙跑過去接孫女。

“哎呦,奶的福妞兒啊,累了吧,快讓奶奶抱抱!”